买活第54节(7 / 13)

上下九’小院中,修书立说,再不愿返回官场中去。

不过即便如此,他仍是华亭府士绅中广受尊重的领袖人物,消息也比旁人要灵通,两年前起,徐子先便陆续听说有些中层读书人家——家中出过小官,或正有门人在外地为官,家里在本地也有些体面,但远远不算煊赫的家庭,正在陆续往南搬迁。

个中原因他也很清楚,如侄孙女婿通信时所说,买活军需要一些识文断字,而且在算学上有专长的读书人去为他们做事。而且他们手里有一些神药,可以生死人肉白骨,至少能治愈肺痨这样的绝症,侄孙女婿便是因此冒险撞到了买活军的领土中去,而很快便也着迷于为自己增加政审分——若是介绍了可靠,符合要求的朋友到买活军治下来,他们也会有一笔不菲的政审分奖励。

其实,便是没有肺痨这个诱饵,愿意去买活军治下碰碰运气的人家也不在少数,就以徐家为例,徐子先自己是庶吉士出身,这且不说了,但他的族人中,读书有成的毕竟不多,这些年轻的男丁,都受过不错的教育,识文断字是肯定有的,算学由于徐子先的缘故,也都很精通。

这些没有功名的男丁们,留在本地无非是打点家业,艰难地经营些小买卖,到了买活军治下,若是扫盲班读得好,算学学得好,表现出过人的算学实力,便很可能如侄孙女婿一样,被特聘进吏岗办事,一来是好歹有了出身,二来这些子孙们多少也都有些见识,若是看好买活军的将来,那去做个吏目,将来的可能总比在本地经营一间小铺子来得多。

每逢国难则多面投注,这是大家大族的特色,真正泥古不化的人家,虽有但却并不多,更不会是买活军招揽的对象。因此去年以来,和一些算学同好的通信中,徐子先也就陆续听说了他们膝下的一些得意子弟‘去山区谋生’的消息。

今年起,则陆续有举族搬迁的消息,还有些人家低调来访告别——要去义军的地盘,还是要谨慎从事,只能假借探亲礼佛离家,不能大操大办。徐子先这样的知交好友、士林领袖,也只能单独登门话别了。不少人来道别时,话里话外也都在打探徐家的动向,大有以其为马首的味道,却都被徐子先委婉推挡了过去:这些好友多数在宦海并不显赫,如今也无人在朝廷五品以上的位置为官,他们收到的关注自然是更小的。

徐家的情况和他们并不一样,徐子先是正经两榜进士,庶吉士出身,将来是可以入阁的。虽然暂且辞官,但起复的希望犹在,他不得不爱惜羽毛,和侄孙女婿的通信已是极限,尽管对买活军治下的一切都极为好奇,甚至还讨了买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