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第54节(6 / 13)
这些天下大事,则多少有些敷衍塞责的味道。
“小冰河时代……”
倒是第三期放在第二版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徐子先极大的重视,他反复咀嚼着这五个字,只觉得满心都浮现了不祥的预感,在这篇文章上做满了标注。这篇文章主要介绍的是此时天下气温的变化,并且号召有条件的百姓自制或购买酒精温度计,记录本地的年均气温变化——甚至还指点了该在什么地方放置温度计,并且向买活周报来信汇报,方便他们统计全国气温的变化。
买活军这是早预料到报纸会被带出自家的地盘……甚至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和天下间所有的读者对话了吗……
不知为何,徐子先伸手擦了擦额头,哪怕上头并没有汗珠,但他没有因此停止阅读,依旧仔细地看着买活军的叙述:按买活军的说法,小冰河时期从数十年前就已经开始,而且还将持续数十年。在这数十年间,气温正在逐步变得极端,夏天更热、冬天更冷,年平均气温也会随之下降,在春季容易出现干旱,而夏季容易出现洪涝,这种‘极端小气候’都是小冰河期的表现。这和皇帝修不修没有任何关联,纯粹是自然变化,而百姓们则应该接受这样的变化,并且根据其来调整生产生活。
这样的天候还要持续数十年,甚至还没到最高峰……哪怕徐子先已是知天命之年,却依旧看得心头狂跳:这样的话,完全是妖言!买活军怎么敢将其刊发出来四处散播的!就不怕百姓们惊慌失措,反而生乱吗?
但他很快又自失地一笑:是了,买活军现在的地盘都在南面,而且粮食丰产,百姓们的日子过得好着呢,又怎会闹事?会害怕的该是北面的百姓们才对——但北面的百姓,又怎么能看懂这份报纸呢?
也就是那些北面的官宦人家,若有一二开明的,又肯相信买活军的说话,那见了这份报纸,应当便是要收拾着变卖家产,南下安家了。因文章中说得很清楚,越是南面,受到小冰河时期的影响便越小,由于年平均气温的降低,还会变得易于垦殖,因此买活军的经略重点将来预备放在南面——这也就是在暗示读者,北方将变得民不聊生。再加上建贼的威胁,不管是否真的人离乡贱,在完全没命的危险面前,总还是会有人家选择迁徙。
那么,徐家呢……
徐家以格物而知名,徐子先怕是此刻天下第一有名的格物大家,虽因对朝政不满,年前辞官赋闲在家,但多年来的故交旧友,往来信件仍是极为频繁。时有信件来劝说其谋求起复,却都被徐子先婉拒。以他如今的心境,只愿蛰居在这拥挤朴素,前后三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