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第46节(9 / 13)

,都会把装满的箩筐踹一踹,飞出去的粮食便不算重量了,这是他们几乎公开的收入,因为小吏按说是不领朝廷的银钱的,他们的钱就非得从这些地儿来。

而买活军是给吏目们发钱的,发的还不少,惯使这些手段的吏目,倘若还敢再犯,都被送去了彬山挖矿——彬山也迅速地成为了吴兴县民口中类似‘十八层地狱’的所在,因此他们的秤很公平,粮食的卖价和买价也都相当的稳定,而且农户们也渐渐地有了卖粮食的信任和勇气。

一般说来,各类米粮的收购价匀下来是一斤八文左右——吴兴县因为是粮仓,粮价比外头要便宜了少许,那么光是卖粮食,倘若卖了四千斤,那这里就是三十二两银子。

三十二两银子,买一头牛无论如何都是够了的,但所有的开支都要从这三十二两里来,盐要买,而且要买得很多,譬如五口之家,一年最少也要二十斤的盐,若汉子们要做重活,那都是喜咸口的,日子富裕了,不能不由着他们吃盐,还要做腌菜,一年五十斤盐随便去,这里就是400文的开销。

还有布,一匹一百五十文,这和农户们自己织的花销是差不多的,甚至还要便宜一些,五口之家,一人一年做两套新衣那就要五匹布,这里一两银子便没有了。而四季衣裳,四季衣裳,下地干活的人,一年四季总要洗坏件把衣裳的,五匹布远远不够用,预备个二两才差不多。

除此以外,铁制的犁铧、锄头,锅碗瓢盆,床上的棉被,冬日要另外添置的棉袄,这些都是钱,犁铧还很贵,而且还要预备着攒钱修屋子。去年因为种了两季的粮食,农闲时间特别少,但吴兴县这里几乎是所有农户家中,不分男女都出动了去给买活军干活,在他们村口修路,如此一家又攒了四五两,很多农家东拼西凑的,又问亲戚挪借了,买了砖头回来,请了师傅来家里修好了半新半旧的水泥砖房——还是木质的梁和顶,只是用了砖墙,抹了水泥,这样算下来一年积蓄都清空了,屋子里连家什都没有,正等着今年收成了以后再来添置呢,这会儿又闹了这出买牛的事儿。

牛是大家都想要的,但钱便要筹了,这对因建房而欠债的农户来说是很沉重的负担,因为他们的债主或许有些想要提前收回银子去买牛,而如果他们拿不出来,让几家人都错过了买牛的机会,那就相当的过意不去了。

“从预定到给牛付钱,怎么也得大几个月吧?再说未必都能买上——也要有这么多牛卖呀!”

有些人是乐观的,而有些心事重的人家便有些愁眉不展了,“怕就怕人家来催,你也不好这么回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