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第46节(10 / 13)

那能怎么办呢?插秧之后,等了秧苗返青,还要追肥、除草,套种的大豆也要播种,家里的牲畜也离不开人,便连买活军这时候都不招工修路的,买活军是每年农闲的时候修村子里到县城的道路,而农忙时他们只雇佣了一批不种地的短工在城里修路盖房子——到秋收的时候,连这批短工都不修路了,而是到村子里来做工,帮忙收割稻谷,翻晒扬脱。

男人们因为这突发的买牛消息而愁眉不展时,女人们聚集着的坝地上也正是七嘴八舌地谈论着这个话题:自从男人们在夜间养成了听书的习惯,女眷们逐渐也就应县里的要求,三不五时地聚在一起听听书,不过她们对斗破乾坤这样的长故事并没有男人那么着迷,反而相对地更喜欢听蜀山剑侠传,又或是一些善恶报应的故事,并且很喜欢把这些故事和谢六姐扯在一起,听着听着就要念佛膜拜一番:尽管谢六姐在男丁心中的地位也极高,但女眷们对她的崇敬却永远都更为狂热痴迷,尤其是她普及了对安全期的计算,让许多行之有效的妇女摆脱了不断的产育,光这一点就足以让她们自发地膜拜谢六姐了。

女子地位的改善,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日子一天一天,改变在无形之间,旁人来看或许不觉得有太大的改变,但女人们却都显著地感受到,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了,至少米饭能够吃饱了,炒菜时偷几口嘴也不容易被发觉了,也不必熬夜费眼的织布了,甚至还有了娱乐的资格——看看,买活军特意说明了女眷也要有自己集会的场所,也要有听书的机会,而若是从前,哪怕是开了社戏,女眷不在家顾着谁能顾着?两三年里能去看一次便很不错了!

认得了拼音,识得了算数,又听着外头的书,她们从不觉得自己有多么的聪明,但脑子似乎也比从前要灵便了一点儿,她们中最愚钝的那些也渐渐地有了些自己的主意,而原本就掐尖好强的,在家中又越发地能做主了,此时也议论起了买牛的事情,并很快地计算起了家庭的财政——也都愁着钱,只是有些人的想法和男人们便不同了。

“可还记得前些日子,村口贴了招工的告示?说是云县的纺织厂招短工,只是当时咱们都要忙着给家里做饭喂猪什么的,并去不了——如今有了插秧机,其实插秧是用不上咱们了,而往后这两个月,直到秋收,家里的事也都不多,男人们也顾得过来的。”

“咱们都考过了扫盲班的,去做活至少也要二十五文一天,若是紧缺的用工说不定还能开得更高,不论如何,做上两个月至少也能攒个一二两银子,这也是一大笔呢!若那里要的人多,咱们互相照应着,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