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第247节(1 / 12)
????办公室里的吏目们一听这话,也都是精神一振,“如此不枉费我们特意申请了预算,也不怕费事的,组织了这一场集训——还有三个月就是大比之日了,你们可要留心训练,万不能懈怠了。我们鸡笼岛一向被人讥笑为千姓杂流之地,自古以来,都是流放犯人的海外荒僻之所,如今便好要叫那些酸儒知道,我们鸡笼岛的百姓,文武皆是来得,只有最优秀的人才,才能到鸡笼岛定居,差一些的我们还不稀罕呢!”
????说实在的,这话是有些夸张的了,毕竟鸡笼岛开发这才多少年,居民们都是什么来历大家心里也清楚,说是流放之所,那是有点儿过分,但若不是在外地难活下去了,吃饱了撑着上这来做什么?
????所谓的‘千姓杂流’,也没有说错,历来在敏地也好,在买地现在福建道也罢,一个州府多有一个州府的‘著姓’,比如说临城县的徐姓,又有衢县的佘姓,榕城的林,莆田的尤、蔡,泉州的宋等等,都是大姓,本地姓这个的人数会特别多,这也是本地治安良好、政权稳定的表现,如鸡笼岛这般,大家都是外地混不下去了才过来,并没有一个优势姓的现象,多数都是动荡之地才会出现,可想而知,穷乡恶水出刁民,这些地方的百姓,是否也特别的刁钻,特别的蛮横,特别的不好应付?
????这样的印象,在内陆有底蕴的州府中,是很普遍的,其实就是鸡笼岛内部,已经建筑起对鸡笼岛此地的认可,产生居住地自豪的百姓们也并不多,也因此,鸡笼岛衙门对于即将召开的‘买地暨华夏第一次全国运动大会’的重视,要远远超过内陆。
????不但官方特意拨款,给运动员改善伙食,便连鸡笼岛的老百姓们,对这些在两个月前的初选中,选拔出的民间运动员,也是异常的关心,一人中选,邻里都感到面上有光,对外夸耀不说,平时生活中更是照顾有加,时常叮嘱他们要多训练些,为的便是在明年的大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也好为鸡笼岛正名——
????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流民们,在鸡笼岛这里安居乐业,要说日子过得不好,这是假话,但在文化、民俗上,却始终有种和本地格格不入的感觉,因为这里各地的人都有,过的节日不一,除了清明、冬至祭祖,新年欢庆之外,别的节庆,你重视,我却连听都没听说过也是有的,再加上本地没有庙宇,平时要说去参拜个什么,赶赶庙会,都没有这个条件。
????再加上多数是小家庭到此,又被混编打散了居住,周围邻里,同乡的都很少,因此,在精神上似乎总有一种异样的孤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