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督公》(1 / 4)

人,还是要有点追求的。

所以最好是以《绣春刀》作为敲门砖,获得中影支持,做一个可以掌握的项目。

以沈善登现在的情况,强推《绣春刀》,哪怕韩三平全力支持,他也难以掌握剧组。

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有一部中影组局的电影,再沿着大片战略路线,就不可能亏。

等有了几部作品。

不管是个人能力,还是威望,到了一定程度,再来启动《绣春刀》。

借此将古装大片这个题材弥漫的各种迷思、模因,一扫而空。

场面一时静了下来。

韩三平在想什么谁也猜不到。

但韩三平的秘书看沈善登的目光,是大写的服,看神人一样。

太会拿捏领导了。

沈善登再加一把火:“厂长啊,有句话说的好,事缓则圆。厂长有危机感,但不代表其他人也有。”

“我们要等共识的形成,也请你对我的能力有信心,我们要等相关方,也要等观众跳一跳火坑。”

“等到烧着了,烫着了,付出代价了,也就是知道疼了。我觉得《投名状》和《赤壁》算是个节点,这两个项目必然口碑烂掉。”

闻言,韩三平不挣扎了。

默认《投名状》《赤壁》完蛋。

货比货得扔。

这两部当下算是大片,但是比之《绣春刀》确实很垃圾。

叙事、气象、精气神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

韩三平道:“你说说自己想法吧。”

他人老成精,沈善登这一套一套的,一看就早有规划。

沈善登随手一掏,掏出一个本子,说道:“厂长,这是我写的另一个本子,《督公》,讲的是一个遭了灾的少年,进宫做了太监,因为机缘巧合走到了顶点。”

“《督公》是一个尝试,又名《太监升职记》,聚焦于主角的不断升级,也是锻炼我刻画人物角色的能力。毕竟《绣春刀》重要剧情点,就是主角团的成长。”

“同时,我也以不同的视角,不同于将太监定义为反派,也不同于西方叙事下的找人性,或者猎奇、窥私,而是聚焦于太监制度的功能性,是制衡官僚体系的一环,又制约官僚。”

“升级、历史、武侠、动作,保准暴爽!成本不高,也就是一千万。”

这个不高,是相比《绣春刀》。

从难易程度来说,现代都市喜剧比古装电影更容易点。

喜剧,也更容易成功,适合以小博大。

《囧途》《失恋三十三天》,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