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火种(1 / 4)
本来韩三平挺欣赏沈善登的。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年轻人还是要有点冲劲。
而且沈善登和一般青年导演不一样,准确的说和大部分导演不一样。
几乎绝大部分大陆这边的导演,都把拍电影看做是一种表达,一种艺术行为。
相比之下,港岛导演至少有讨好观众的意识。
沈善登身上没有青年导演张口闭口艺术、表达的毛病,有服务观众的意识。
分析问题,狂是狂了点,但是全都是从行业基本面出发,做事比较实事求是。
有规划,有路线,有行动,韩三平不介意做一个伯乐。
韩三平也是考虑让沈善登用中小制作锻炼锻炼。
大制作的筹备时间都不短,《投名状》从05年开始立项,然后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宣布项目成立。
再是几个月后开机,之前还提前进行了试拍。
《投名状》上映要等今年贺岁档,前前后后三年时间,这还是比较快的了。
而像《赤壁》最早从04年就有声音传出来,制片人吴宇森的长期合作伙伴、制片人张家振在美国电影市场交易会上正式宣布。
随后,进入漫长的剧本打磨、选角和筹备期。
原定05年开机,因为剧本问题,更换编剧,再加上预算超支,几次延误。
去年4月左右在bj附近的易县影视基地正式开机,然后周润发宣布退出剧组,又遭遇停拍。
从立项开始,快四年时间。
直到现在,主要角色还没稳定下来。
对于《绣春刀》,韩三平是寄予厚望的,非常上心。
用一部中等制片积累经验,就当试拍了。
用的钱,远不如《赤壁》几次延期消耗的资金。
用谁都是用,用在沈善登身上也一样,他是有耐心的。
他只是受不了那种被欺骗的感觉。
沈善登光喊口号了,这边压力才刚开始,就跑了。
打,第一个跑!
哪有这样的!
好比卖拐,他这边还没喊价呢,沈善登立刻成交!
来骗,来偷袭他这个老同志。
这好么?这不好!
韩三平怒了!
谁说的“古装大片”道路已经到了危机时刻,必须变革!
谁说的古装大片应紧扣中国历史,内嵌中华之魂!
谁说的要做古装大片、大片战略升级,中国电影的一员闯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