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朔州市《应县》(4 / 8)
93年7月,应县从雁北地区划归朔州市,一直延续至今。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应县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脉络。这里是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之地,两种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应县的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如耍孩儿戏,它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唱腔独特,表演形式质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被誉为“戏剧活化石” 。还有应县的社火表演,包括舞龙、舞狮、高跷、旱船等,每逢重大节日,人们都会走上街头,进行热闹的社火表演,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应县的传统手工艺也别具一格,如应县的剪纸,以其精湛的技艺、丰富的题材而闻名。剪纸艺人用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能创作出栩栩如生的作品,内容涵盖人物、动物、花卉、吉祥图案等,这些剪纸作品不仅是艺术品,更是应县人民生活和情感的寄托。
三、历史人物
应县历史上人才辈出,其中不乏一些在历史上留下重要印记的人物。
萧绰,辽代着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她虽然是契丹族人,但与应县有着密切的关系。萧绰小字燕燕,她在辽景宗去世后,辅佐年幼的辽圣宗,临朝称制。在她主政期间,辽代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军事强大。萧绰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契丹族与汉族的融合。她还亲自率军南下,与北宋签订了“澶渊之盟”,使宋辽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和平局面。萧绰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智慧备受后人赞誉,她对辽代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鲍承先,明末清初的重要人物。他原是明朝的官员,后来投降后金,成为清朝的开国功臣之一。鲍承先在后金和清朝的政治、军事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为后金出谋划策,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和政治决策。在清朝建立后,他被授予官职,继续为清朝的稳定和发展贡献力量。鲍承先的经历反映了明清交替时期的历史风云,他的政治生涯也成为了应县历史的一部分。
四、必游景点
佛宫寺释迦塔
应县最负盛名的景点当属佛宫寺释迦塔,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应县木塔。它位于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 。这座木塔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一座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木塔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