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心不诚(2 / 3)
元易当然听的明白,截教之人,并非都适合截教之道,这不是一回事。
不如说这本就是元易的看法,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就是截教的状况。
云霄说申公豹适合在这样的截教之中混,却并不适合截教之道,如此评价可不是什么好话。
“何出此言呢?”
云霄悄然往后靠了靠,随意道:“他不久前才靠着和我截教弟子拉关系,借着我截教的大阵来到我截教之中,在此混迹时日尚短,并不认得我与师兄。
但我观他与师兄交谈,言行举止,对于分寸的把控极其高明,是个相当擅长交际之人,极善于揣度人心,拿捏人性,并且充分利用这一点。
我截教之人多好义之辈,行事更是喜欢随心所欲,加上多宝师兄的引导,截教弟子最是团结。
这样的环境下,如申公豹这样的人,在截教同门之中很容易便能攀上关系,结下交情,若是给他足够的时间,他真有希望从我截教同门之中出头,不是靠着自身的修为道行,而是靠着人际关系,这便是他适合我截教的地方。
师兄,云霄说得可对?”
“在理。”元易点头,他也这样认为。
所以,他对于申公豹所谓的邪门,有了另一种猜测。
或许,他并没有那么邪门。
“那云霄你认为他适合我截教,又是为何?”
云霄侧坐在元易身前,轻轻晃悠着双腿,手中水雾变幻,映照天边霞光,瑰丽又柔和。
“他心思驳杂,对于人性揣度过甚,功利心太重,又没有自己的立场,心不诚,便应了师兄曾说的蝇营狗苟之辈。
比起修道,他更适合凡尘俗世争功名利禄。
于我辈修行者而言,纵是天地可欺,也不可欺自身之道,明心见性,乃是修成太乙必过的一关。
不管是阐教之道,还是我截教一道,法有万千,道却有着明确的方向。
阐教之道在于顺天,我截教之道在于争,看似更加自由散漫,但同时也更加的自我。
强烈的自我之执,实则也是我截教的一大核心。
申公豹此人的执,于修道之人而言,太过于渺小,他的自我,太过于稀薄。
过于善变,并非全然是一件好事。
毕竟,修道之人,法有无尽变化,可衍万千,道却是唯一。
师兄之道,变幻无定,恒易无常,但变化之下的,是不变的大道本质,易者无常,不易者始终如一,唯有二者兼具,方可成就大道。
申公豹善变有余,却缺失了那不变的始终如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