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0章 新想法(1 / 3)

“刘强砸钱做外卖,真的是为了靠送外卖赚钱吗?”蔡咏信反问,嘴角勾起一丝洞察的弧度,“外卖业务本身,尤其是他这种不计成本的做法,短期内甚至长期看,都注定是亏损的巨兽。他图什么?”

他自问自答,语速加快,带着一种拨云见日的兴奋:“引流!精准的、高频的、高粘性的流量!京西的核心根基是什么?是电商!是京西商城!

刘强把京西快送打造成一个超级流量入口,用低廉甚至免费的外卖服务,把海量的用户牢牢吸附在他的生态里。用户在他那里点外卖,自然就会习惯性地在他那里购物!这才是他真正的杀招外卖不赚钱,但他通过外卖引来的流量,在其电商平台上产生的巨大销售额和利:润,足以覆盖一切亏损!他在用高频打低频,用外卖这个‘矛’,刺穿用户心智,为他的电商‘盾’源源不断地输血!”

蔡咏信的分析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马芸眼前的迷雾!对啊!外卖本身的盈亏只是表象,背后是流量入口的争夺,是用户消费习惯的塑造!

这才是刘强不惜一切代价掀桌子的根本目的!他在用外卖这把尖刀,切割阿里最核心的电商版图!

蔡咏信往前倾了倾身,眼神里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你想想,陶宝每年在营销宣传上砸进去的几十亿,投在各种广告位、活动补贴上,看似覆盖了海量用户,可真正能沉淀下来的高粘性用户有多少?大多是看个热闹、领完券就走的‘过客’。”

她指尖在桌面上轻轻点了点,语气加重了几分:“这些钱,与其撒胡椒面似的到处撒,不如一股脑儿投到用户身上——就像刘强做的那样,用实实在在的补贴做外卖。用户点一单外卖能省几块甚至十几块,这种‘即时受益’的体感,比看十次陶宝首页的广告都来得强烈。”

“你想啊,当用户打开咱们的外卖软件,每次下单都能感受到‘划算’,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依赖。早上在这儿点杯豆浆,中午点份炒饭,晚上点些水果,一天三次打开的频率,比他们一周逛一次陶宝的频率高多了。”

蔡咏信抬眼看向马芸,话里带着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这些通过外卖攒下来的流量,可不是冷冰冰的数字。他们习惯了在咱们的生态里点餐,自然会顺手点开旁边的陶宝入口——今天点外卖时看到推送的洗衣液打折,明天想买件t恤时,第一反应就是打开同一个app。这时候,流量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购买力。”

“几十亿的营销费,换成外卖补贴,既能让用户真真切切感受到实惠,又能把高频的外卖场景和低频的电商消费绑在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