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4章 天灾还是人祸?(1 / 3)
“问题就在这里!仓库既然是兵部盖的,肯定是用来储藏军备之物。按照军中条例,此等建筑修建时必须达到避水、避风、避火、避雷条件,才能通过验收。
军工厂占用之后,不光不会荒废还要加强,又怎么可能遭到雷击?就算真有偶然,也不该6座仓库一起被毁。难不成兰州地界突然来了台风,比吕宋岛的雷暴还厉害?”
一座军火库炸毁本不算大事儿,这个年头的炸药、发射药生产存储都不太安全,几乎每年都会发生类似事件,根本不应该送到皇帝案头上。
总参谋部为了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概率,在生产和存储方面做了很多有效安排,从选址、修建到开工、存储、运输、监管,都有成文的条例。
比如存储,按照总参谋部的规定,像炮弹、手榴弹、定装子弹、炸药卷这样的爆炸物,是不能大批量存储在一个仓库里的。即便仓库区很大也得分开存储,确保一个炸了不会波及另一个,引起连锁反应。
这些条例是总参谋制定成文下发的,但其中不少内容都有洪涛参与,根本不用翻书,全在脑子里刻印着。
听到王承恩的描述之后,马上就有了诸多疑点。如果没有合理的解释,那这场爆炸就是人祸,肯定有责任人。
其实到这里,洪涛也没打算插手。区区几万发炮弹、十几万发子弹、几吨铵油炸药、千把条步枪而已,炸就炸了。既伤不到国本,也耽误不了前线部队的供应。
然而当他听到兵部、工业部、总参谋部派去调查法的人员在回程遭了车祸全都遇难之后,脑海里顿时又浮现出一个场景,杀人灭口!
爆炸年年有,车祸也年年有,但爆炸和车祸碰到一起,死的还是调查组,碰巧的概率就相对低很多了,值得详细过问下。
“若不是雷电,又该是什么?”
皇帝所讲的东西王承恩基本全能听懂,只是不清楚为什么炸了那么多次,甚至连皇家火药厂的仓库也炸过,皇帝却独对此次这么上心。
“还记得景阳二年王恭厂爆炸吗?”洪涛没有直接回答为什么,而是用问题代替了答案。
“啊!难不成是人祸?”有时候问题会比答案更能让人顿悟,王承恩当然知道王恭厂爆炸,当年蹴鞠队可是全程参与了的,而他就是蹴鞠队的队长!
“是不是人祸目前下结论尚且过早,但可以查查。”虽然有诸多疑点,洪涛仍旧不能下结论就是人为,巧合的概率再小也是存在的。
况且为什么会有人冒着巨大风险去炸毁一座对大明军队无关紧要的弹药库,事后还要谋杀前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