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礼部反扑(2 / 3)

女帝靠在坐椅里,叹了一口气:“你不该这么硬。”

“太硬,会被人反弹。”

陈元转身走的时候,说了句:“他们反弹不反弹,得看他们吃过规矩的甜头没有。”

“讲政若真能选出人,升得上官,赚得了饭吃——那你再给他们打金山,他们也不换。”

那晚陈元离宫的时候,昭德宫那盏常年不灭的宫灯,烧了整整一宿。

第二天一早,帝师署颁布《制度推行四律》,由讲政署出面执行:

一、各地设“讲政本司”,与知府平级,专门管理讲坛、讲学、荐举之事;

二、讲政主使可提名各郡“讲纲总员”,不经六部审核,由帝师署备案即生效;

三、讲人试讲制度正式落地,试讲成绩可计入地方录仕标准;

四、制度推行期三年,由帝师署与帝廷共审,试点成功者可设“本地规制独行权”。

此律一出,不光江州,全天下都炸了。

因为这是第一次,讲政体系被明文写进国家行政序列,且具备“独立选人、提人、任人”三大权限。

讲政四律贴出的第七天,礼部就坐不住了。

李常渊带着礼部左侍郎、三名属吏、两车旧制案卷,一脚踏进帝师署外的议政堂,连请示都没打。他站在门口,说的话谁都听得见:“讲政之事,如今已越制入政,礼部怎能不问?”

这话一出,满京城都听着了。

礼部要对讲政出手了。

当天下午,六部三寺全收到李常渊拟好的《规制问责章》草案,共十七条,核心就一个意思——“讲政虽创制度,仍属礼部管辖之下,不得独置官职、越品设使”。

这不是来讲理的,这是明着拦路的。

帝师署没急着回话,柳依依那边倒是先动了。

她让人去调“讲政主使履职记载”,调的是这半年里江州讲政主使所发布的各类政令、制度评改记录、讲人考核档案,一共三百二十六件。

然后她把这三百多件全抄成副本,连夜贴在讲政署对面的“制度外墙”上,分门别类,每一件后面还写着一句话:

“此令何错?若错,请指明。”

李常渊得了消息,气得手都抖了,拍案骂道:“她这是要让我当街评法?她当讲政是律司?我礼部是查案的?”

但底下那帮人没一个敢接话。

因为这三百多条命令,大多是讲学设坛、平民荐举、试讲备案、制度护学……说白了,全是正经事,挑不出毛病。

第二天一早,京中百姓全挤到“制度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