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6章 中国校园足球报告一:胡立新和他的(6 / 8)

长传冲吊和比赛跑步的球队在场上赢得比赛。然后大家都认为这样是正确的,就应该这样教。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样对于教练来说最轻松。教得轻松,还能赢球,家长高兴,孩子高兴,学校也高兴,多好啊。”

胡立新双手一摊,语气中带着些许讥讽。

“所以我的球队不起高球。起高球的话,赢球多容易?尤其是十岁以下的比赛,因为场地小,没有越位。只要选个身体壮实的前锋埋伏在对方门前,后场直接向对方门前开大脚就行。因为这个年龄的门将力量不足,体重很轻,很难控制住飞了十几米的空中球,脱手失误是家常便饭,前锋等在门前捡漏就能进很多球,轻松赢下比赛。

“就算是u12、u13这样有越位规则的比赛,由于要保持阵型紧凑,所以身后都会有大量空间,进攻的时候只要往前开大脚就行。同时为了不让门将出击控制球,还可以把球往两个前场边路踢,然后找速度快的前锋追着足球跑就行……你看,小学阶段赢球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这样的训练对球员真的好吗?现在他们是可以依靠身体上的优势暂时赢得很多比赛的胜利,获得乐趣。可是随着年龄增长,当他们的力量优势越来越不明显,甚至已经没有之后,这样还能赢吗?没有培养出正确的阅读比赛能力,靠身体又赢不了球怎么办?退出?不踢了?我们花费那么多金钱和精力在小球员身上,最后培养十年中途而废,成为足球运动高淘汰率的正常现象?

“所以我的球队不起高球。起高球没什么意思,林老师你可以想一下,当足球被踢上天的时候,场上球员都在干什么?是不是除了落点附近的一两个球员之外,其他人都暂时成为了观众?这样的踢球方式能够锻炼到的人极其有限。我们采用传控来教小孩子踢球,因为传控是一个整体,而不是简单的你传球我接球。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球员都参与到比赛中来,就算是无球球员也需要时刻保持关注,随着阵型一起移动……林老师你知道,前段时间我去了一趟西班牙。”

林学义点点头,这事儿大家都知道了,胡莱邀请自己的父母去现场看欧冠决赛,电视转播还多次给到他们镜头呢。

“在那边我去看过几次他们本地十岁以下球队的训练和比赛。让我大开眼界。我就只说一个细节:在一场比赛前的热身中,双方球队进行传球热身时,都是四名球员组成矩形站位来互相传球的。而我们国内这个年龄段的球队,赛前进行传接球热身时,一般都是两名球员互相传递。顶多加一点跑动方面的互动,比如我把球传给你,同时也跑向你,你接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