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上有枪茧(2 / 3)

一色东方面孔,他们操着南腔北调的官话,除鲍思平和汪伪驻德代办,在座的还有四位巴黎侨界领袖。

原本是请了八位的,可有的说“偶感风寒,怕过了病气”,有的托词“幼子发烧,连夜照料”,终究一半人没到。

俞琬依然以翻译身份坐在鲍思平身旁,时不时帮他与侍者和盖世太保沟通着。

而这次,女孩扫了眼对面祝酒的温兆祥,她会配合“叔叔”,还有巴黎站全员,酝酿最后的刺杀。

这次,他们有且只有一次机会。

对鲍思平来说,这场晚宴也并非只为游览,他此刻正唾沫横飞着:“…只要支持汪主席的事业,日后大东亚共荣圈建成,诸位都是有功之臣,名利地位,应有尽有。”

“反之——”男人陡然拔高了声音,意有所指地盯向缺席者的空位。“就是逆潮流而动,与大势为敌。”

主宾致辞后便是中式特色的推杯换盏,即使拘束如他,回到让自己打得起官腔的环境里,也放松了许多。

卢浮宫到处都是回廊,他总疑心那些雕塑的阴影里藏着枪口,但现在,这船舱四面环水,上船前所有人都经搜身,杀手还能从天而降不成?

窗外法式建筑次第掠过,埃菲尔铁塔正亮起第一盏灯,再远些,隐约可见亚历山大叁世桥的天使雕塑。

可惜船舱里的人,没有谁真正在赏这美景。

“如今侨界正需像温先生这样的有识之士。“鲍思平这边已两杯酒下肚。“今日令侄的风采让鄙人印象颇深,当时就在想她叔叔定更不同凡响…果然,果然。”

鲍思平对温兆祥的热情也是有原因的,一则将这位欧亚贸易巨商纳入麾下,可为南京开辟财源,再者,温在华侨中声望雄厚,若倒向己方,必能引观望者效仿。

况且,与在座其他几个敷衍的态度相比,他明显还是热络的多的。

“重庆偏居一隅多年,而汪主席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实令海外游子心向往之。”

对方也颇上道,提议与南京合作,把远销欧陆的丝绸茶叶利润二八分成,“权当报效桑梓。”

不愧是小港温家子弟,从不会和真金白银过不去,鲍思平觉得此行终算有些成果。

借此,温兆祥提出想和鲍思平“借一步说话”,意为私下详谈更为妥当。

这正中鲍思平下怀,他眼角笑意更浓了,如果能即时敲定,带着白纸黑字的协议回去复命是再好不过了。

一旁的俞琬正低头切着烤乳鸽,看起来像是在专注研究如何切得更整齐,可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每根神经都在听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