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第611节(3 / 11)
这些时日以来,窦湄等人有意学习经营《羊城小报》的缘故,顾眉生对这一行当也多了不少了解,这话也的确不假,除了《买活周报》之外,能在市面上站住脚的民间报纸,尤其是具有公信力的那些,规矩都非常严明,一反文人散漫的习气:
定期出版付印的东西,如果稍微一不严谨,下了印厂那就是永远的笑话把柄,这是行外人很难想象的。而这种对版面的严格,逐渐也就反向渗透到了编辑部里,形成了一种风气,也就是真正有文采的人,反而很少来做编辑,更愿意自由撰稿。
编辑也因此日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即便不从众女的政治志向来说,就是从专业角度来讲,顾眉生也认为,周报的编辑需要进行严格的再培训、再挑选以及定期的考核和竞争,把这些脾气好好地改一改了。
说白了,就算是沈主编明日就要下台,所有裙带编辑都要离职,今天她们也得把该下印厂的版面给下了,被人攻讦几轮,这就撂挑子称病,不把选题做完,这是老日子里跟过来,惯出来的脾气!哪里有真正做事的样子!
倘若之前,顾眉生反对编辑部,还是因为这些编辑的身份的话,那现在也有点看不上他们的心气了,更是难以理解,以沈主编之才,如何会看不透这一点,为何多年来并不予以矫正。当下也是直抒胸臆,并不管人情世故——这话,人人都可说,偏偏她是不好说的,毕竟沈主编的窘态,便是她的小姐妹一手造成,她这样说难免有点儿阴阳怪气的意思了。
不过,她本心并非如此,沈编辑也没有误会动气,听了她的话,只是微微扯了扯唇角,一时没有回应顾眉生,而是把自己的话说完,“来到此处之后,见到这形形色色之人,也难免心生感慨,这使团已是个庞然大物,以我对团长的观察,这固然是个能人,但要想完全驾驭这各方贤才,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
大概是上了年纪,而又过瘦的关系,她面上法令纹很深,不笑还好,一笑反而还有些愁苦似的,再加上对使团做出的,并非完全正面的预测,简直让她看起来有点像是个讨人厌的老姑子了。顾眉生口唇微动,又想说话,倒有点又忍不住为沈主编而感到有些义愤了——
就如同刚才她的话,并没有丝毫恶意一样,她也能感到,沈主编这话,其实也一点儿不是故意说什么丧气话,而是真正为使团感到担忧:如今,使团团长就是当时在果阿坚持南下香美城的船长徐明月,或许是因为她上书言志,代官兵们请缨的缘故,上头颇为出人意表地直接任命她为使团团长,同时也让她的船吉非号称为使团的旗舰船,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