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第396节(11 / 12)
便行走,这里也是一个自发的市场,常有南来北往的鲜货,相当热闹,比如绿豆,来港口买就是在行的——大市场的绿豆要到年前才大量来货呢,这会儿还不到新一季的豆子晒干上市,陈豆子得来生药铺买,大市场卖的少,和其余杂粮放在一起,爱生虫不说,价格还高。此时绿豆还不算是完全的食材,药用更频繁一些,在羊城港,百姓有饮用绿豆海带汤解暑的习惯,生药铺是会大量留这两种货的。
六慧因为要买海带干的关系,也走访过码头市场,知道这两样东西,生药铺价格不贵,质量还好,带着小弟熟门熟路直进了码头边一排三间大敞轩,问上头写了‘雷生佛堂’招牌的大药铺,“掌柜的,今儿绿豆海带多少钱?豆蔻、桂皮、八角有没有?”
这些都是药材、调料两用的东西,铺子里果然都有货,价格便宜不说,掌柜伙计的官话都说得很明白,“有,有——我记得你啊,輋人姑娘,你姓蓝吧?蓝姑娘生意兴隆,这又来进货了?还不到日子呢!”
“我带我小弟来的。”
六慧也算是半老不新的客人了,和伙计立刻就唠了起来,雷生佛堂和隔壁的千金堂都是云县那里南下的本钱,不是羊城的老药房,外来的药房有个特色——坐堂的大夫有男有女,伙计也是如此,还都说很标准的官话。如此一来,不但外地人如六慧优先考虑光顾,就连本地的女眷,有个头疼脑热的也喜欢来这里,且不说向女大夫诉说病情更自在一些,便说这女伙计,两个人亲亲热热地说话也不觉得拘谨呀!且不管外人怎么看,反正以六慧自己来说,她做生意时当然无法挑拣客人,可轮到她自己接受服务的时候,她就喜欢和女伙计聊天,愿意和她们做生意,有些女儿家自己的闲话,也好向她们打听。
“哦,你老晒得脱皮啊,那是为难,头上还能带个斗笠,身上吧,穿着衣服,不方便干活,浑身出的透汗,不穿又晒得厉害——那你拿上我们店的猪油膏,这个比千金堂的凝脂膏也不差什么了,它家的加了香露香油更润泽一些罢了,可你涂身上的,就要个滋润,香气什么的管它的,越便宜越好!”
果然,女店员一听她诉苦,便立刻热心地出谋划策起来,“你再养些芦荟,这东西村里若有人种也行,去讨它一根叶子来,剥了皮,捣碎了,待汁液没那么粘稠了,你先敷在身上看看,不疼不痒的话,再往晒脱了皮的地方一涂,十五分钟半小时清水洗了,再上个猪油膏,便会好受得多了。”
“不过,这也是治标不治本,还是要防晒为好,不然的话,老这样晒,长斑不说,还容易发恶痣,到那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