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第374节(7 / 10)

能卖出高价,拿回来的皮草,换成口粮都够一百五十人一年吃的了,那这笔买卖他就赚了,对朝廷和买活军来说,不赚不亏,持平。买活军甚至还能从这笔交易中得到一些好处。

这就是为何辽东必须要种经济作物的道理在了,设身处地一想,曹蛟龙就知道,祖将军根本就不在乎沦为买活军的佃户,接受买活军的统购统销,吴素存也把话说得很明白,“你要说有什么顾虑的,那就是顾虑面子上不好看呗,敏朝的将军和买活军合作种地,种出来的烟草他们买走,咱们就落个辛苦钱,好像成了买活军的手下……到时候对景儿,这就是‘通敌’……”

“可你得这么想,老曹,自从买活军包运辽饷那天开始,辽东所有兵将就都是从他们手上讨饭吃了!早就是半个买活军的兵了!”

大概因为这里是买地,吴素存说话半点不避讳人,有点儿肆无忌惮的味道,大声说,“既然如此,帮买活军种田,换点辛苦费,又有什么可丢人的?当兵的吃谁的粮就为谁卖命呗——这吃谁的粮,不是说账上算谁的就是谁的,你得要有把账上划拨出来的粮食,完完整整运送到前线的能力,那才算是你出的粮草!这能力本身,也是粮草的一部分!辽东军吃的,也有一半是买活军的粮!”

“这话说得有理!”

“小哥有见识!”

曹蛟龙还没表态呢,身边就有人喝彩起来了,这些食客虽然不知前因后果,但却都觉得吴素存的话很受用,再加上他生得出众,颇为惹人好感,当下便有人夸奖起来,“您这话就该登上报纸,叫敏朝衙门也知知羞!”

“就是!说句大话,今日辽东的大好局势,倒有五成算在我们买活军头上,五成算在镇守边疆的好将士们身上,至于敏朝朝廷,哼!不拖后腿就不错啦!”

“还收复盛京呢,就该把盛京也给我们买活军治理去!”

除开科尔沁局势之外,关于盛京的谈判,也是如今城中的议论热点,买地的百姓,对于女金献土自然是乐见其成,也有对买地名声远克万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自豪,但民间舆论普遍有一种憋屈的情绪,在于这一战表面上居功最大的是敏朝官兵,买地因为没有出兵的关系似乎很没存在感。

吴素存的说法,恰好解决了他们的一个遗憾,因此立刻就受到了很大的欢迎,你一言我一语,围绕着‘把粮草送到前线的能力,本身就是补给的一部分’这个说法,议论得兴起,又有人要来探问吴素存的姓名时,不知何时,那两个年轻人却是已经吃饱喝足,丢下碗筷悄然离开了……

“你啊你啊,才来买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