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第344节(5 / 12)

用了心的,并非一时兴起,甚至还带她到江左道这里走了一遭,让她看到了这几年江左这里民风的变化——早不是他们经过时的样子了,也是买化得厉害,她的话风一时才有些松动,认真地对栓子说道,“你想自己当门立户,这是你有心气儿,婆只有高兴的,但你要去景德镇开厂,我仍是觉得此事不中……依我说,你和方家那个小伙儿多学学,岂不是好?”

“你不成亲,要去谈新式恋爱,我也不拦着你,那你就趁还没家累这几年,多读读书不好?我是想着,最好你也能进个什么专门学校去,别的不学,只把烧砖的事情闹明白了,有这手艺在,走遍天下也不愁立不起来,又何必现在去景德镇吃这个苦呢?你说咱们家凭什么在许县站住脚,凭什么过上如今这样的日子?还不就是因为咱们家的人会钻研,烧的砖比别家的好?栓,这才是我们家的根子!不在砖厂,在这个钻研的劲儿上!”

这话说出来,栓子不吭声了,低头吃茶不语,老太太把自己杯子递过去,叫他也喝点甜的润口,她眼里满是慈爱:是个孝顺孙子,别看出手大方,自己连一杯茶也不知道泡,好东西全孝敬给她。小儿子大孙子,自古以来最贴心。

“等你把这学问钻出来了,到时候,你要去哪里,婆不拦着你,也别担心钱不凑手——我这里都给你攒着呢——”

“婆你bei说这话了!”

栓子一下醒过神,忙摇了摇头,“你那点钱还攒什么?你都吃了花了,可甭留给我,留给我我也不要——”

他粗暴地打断了祖母的话,又把话题兜了回来,“你这道理我也懂,俺们家能在许县开厂子,其实就是因为烧的砖比别家的耐用,配比方子比别家的好,这就占住了先机——”

这话不假,栓子一家在买地站住跟脚,从小地主转变为小工厂主,其中的契机就是他们家祖传的砖窑技艺,以及钻研精神——他们家到许县不久,就敏锐地意识到了砖瓦市场的庞大,以及供给上的吃力:很简单的道理,买地的百姓日子比从前要富裕得多,不但能够吃饱穿暖,而且还能存下钱来,那么,用屁股想都知道,有钱了要做的是什么?肯定是修房子!

原本住草棚泥房的,现在想住砖瓦房,开玻璃窗,原来能住砖瓦房的,现在想在城里买水泥房,哪怕人口的流动再剧烈,那也是一家里若干人流动,也总还有人是留下来的,这种修造房屋的原始欲.望,促生了对砖瓦几乎是无限的诉求,买地衙门自己的砖窑,以及许县本地的烧砖人家,已经完全无法弥合上这个缺口了(很多烧砖的匠人也被官窑吸纳进去了),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