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第273节(2 / 12)
不时还有新的幻灯片到货,掏钱就能看!”
“那是,不过还是有真人真画的更引人入胜些。《南洋》要比《蜀山》好。蜀山的绣像幻灯片从前看,多么雅致,但《南洋》一出,又显得不新奇了。”
“原来只有这个幻灯片,是用真人的仙画做成的吗?”她诧异地问金娥,但很快明白了其中的原委:南洋驸马,那是真有其事,用仙器拍下的写真,才能和剧情如此严丝合缝。其余的话本都是杜撰的,哪来的真人仙画呢?想来最多也就是一些绣像彩画的幻灯罢了,当然,不是说不好,但的确,和《南洋》比起来,那又完全无法相比了。
“大多数幻灯片都是绣像,像是真人彩画这种,大概也只有《南洋》了,下一部得等咱们买地再一次对外扩张时,倘若有什么趣事再说罢。”金娥是很博学的,近乎是‘万事通’了,她告诉景秀,幻灯片的出现,也和高透玻璃的普及有不可分离的联系,因为灯片其本身,就是玻璃上画出来的。“以前的版画师傅,现在很多都转行做这个了,之前周报还打广告,招揽能在玻璃上作画的大家。所以这东西和玻璃灯一样,都是跟高透玻璃一起出的新东西——原理倒是很简单的,但以前没有材料去铺开。”
原理有多简单呢?其实就是一个铁箱,里面是玻璃的片子,还有透镜,只要把玻璃的片子镶嵌进去,再有一块幕布,就能得到这样的效果了。他们出去时,见到了一个高高的梯子,梯子还带了一个架子,上头的人就是灯片的放映师傅。按照惯例,还要配一个声音洪亮的报幕员,让观众们领略灯片中包含的信息。
“这块幕布上也有橡胶——反面涂了一层,正面就不透光了,更能承住影子。”谢金娥说,“这些原理都刊载在《周报》上,衙门是鼓励天下的百姓们自己去做实验的。”
“难道衙门不想专利吗?!”
这里的专利,要用古意来理解,比如说,朝廷专利盐铁,意思就是利用自己的□□,不允许别人来染指这两个赚钱的行业。买地的‘专利’用法,景秀还不熟悉,当然她也无法理解谢六姐的思路了。这东西……这聚宝盆一样的东西——怎么可能不拿在自己手里?而是要把技术散播出去?
“这没什么好专利的,”金娥有些不以为然,“你没看过真的仙画,若是看过了便知道,幻灯片比起仙画又有多少差距,对六姐来说,无非都是为了丰富我们百姓的文娱,让我们过得开心一些罢了。再说……玻璃和橡胶都在我们手上,敏地的人想要搞这些,也得找我们买玻璃、透镜和幕布。他们自己磨透镜肯定没我们磨得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