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第271节(11 / 13)
一间或者两间茶馆,或者茶馆自己兼开报刊铺带几本小说,也就成为默认的规矩了:茶馆每周都要买大量的报纸,过期之后如何处置本是难题,现在倒好,一个报刊铺,全解决了,还能多带客,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有些书蠹,平日里在学校里也是读书,休息日还要来租书店,一坐就是一天!”谢金娥笑着说,“把店里的书全看遍了,就自己写。有不少走红的话本,就是这样写出来的。就像那个《逍遥游》,引领了一个派系,我们都叫它支招派,很爱看呢!”
原来,《蜀山》、《乾坤》各领风骚的局面,在买地早已是过去式了,现在买地的剧本且先不论,光说话本,就有几大流派:第一,敏朝本有的世情小说,如《拍案惊奇》、《情史》,这类小说,讲的都是市井中的奇情故事,文笔是很——很旧式的,这么说或许不恰当,但只要读过买地的小说和敏朝的小说,便可以感觉到明显的区别。如果说在从前,这些小说已经可以算得上是白话,那买地的小说出来之后,它们也显得古典了;
第二,是模仿《蜀山剑侠传》创作的寻仙故事,《四游记》因为《蜀山》的东风,又再火了一把,也可以算在里面,但是,这些故事模仿蜀山的痕迹,要比模仿《四游记》多多了。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套路,借由蜀山的人物,敷衍自己的故事。
便犹如借潘金莲敷衍出《金瓶梅词话》一样,蜀山剑侠传中人物极多,其中三英二云,很受众人喜爱,又有石生、秦氏姐妹等扣子人物,命运跌宕起伏,惹人怜惜,却偏偏写到一半,笔锋一转便写丢了,他们的下落也着实令人悬心,不乏有人试着为其撰写结局,有许多《蜀山石话》、《我在蜀山做狐仙》等话本,都是借了蜀山的名气,也颇为走红。
还有些故事,就完全跳出蜀山的框架了,但还是以修仙为主题,也可以分入此类,这也是黄景秀最感兴趣的一类,谢金娥道,“这家老板分得好,寻仙类的都在里头那个大架子上,你可以从《我在蜀山做狐仙》看起,那说的是秦寒萼自悔前尘,忽然间触动因缘,穿梭时光重回过去的故事,写得也颇新奇好看。”
第三类,则是模仿《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一套武侠丛书而写的武林故事,不过,黄景秀连原著都没有看过,谢金娥便推荐她看原著,“写景之处,许多是取了《蜀山》之意,不过故事要更完整跌宕得多,也挺好看的,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丛书没有出完的,只出了雪山飞狐、连城诀、射雕、白马啸西风,然后就出笑傲江湖、神雕侠侣了,‘飞’、‘书’、‘鹿’是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