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第266节(7 / 12)
千金堂起家,但绝不是只做医药,范家的主力一直是在大宗商品贸易上,因此十三娘虽然是商人,但却很有几分红顶的味道——牵扯到矿产供应,不但银两是上千万的巨额交易,而且产品和政治民生都息息相关,商人自己不懂政治,没有嗅觉那怎么行?
“本来山阴的煤矿,虽然质量优良,但只能从天港中转南下,就充满了风险——天港毕竟是在敏朝皇室眼皮子底下。而且山阴商人和买地又有旧仇,这件事上,买地的行事是有疏漏的,打压了一批山阴商人,却囿于和议,没有再大力扶植一批新人,便给了朝廷乘虚而入的机会。”
自古以来,皇权不下县,这是有说法的,各地的县官,在强势的大户人家打压之下往往没有什么声音,尤其是晋阳产煤的那几个县,几乎完全被范家把持,所以范家才能公然采煤私卖,这种事虽然如今并不罕见——否则市面上的矿产是哪里来的?但要较真了说那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特科学校,似乎也便成为了一个皇权伸入县治的抓手,倘若有相当多的女子或者贫民,通过特科学校获得了与从前不同的生活,那么他们必定会像是忠心谢六姐一样,忠心于特科学校,忠心于皇权,形成治权收拢的局面,而在皇权不下县的环境里,借此渔利的世家大族,当然也就感到自己的喉咙上多了一只手,不管它会不会收紧,日子总不如从前好过了。
这种朝廷和本地门阀博弈的暗战,不是世家出身,是很难转眼间领会的,但对武子苓和十三娘来说,却是仿佛呼吸一般的本能,武子苓不由得将手重新搭上了十三娘的肩膀,一语不发,只深深注视着她,十三娘对他莞尔一笑,主动倾前,轻轻地吻了他一下,道,“放心罢,我出不了什么事的,我身上的头衔一大堆,又是六姐身边的红人,还上了话本,就是敏朝的官儿,也不敢对我不客气!”
她这话并不假,实际上《女掌柜下南洋》的戏码,便是十三娘写来吹捧自己的,只是没用实名,并且杂糅了几个女掌柜的事迹罢了,这戏本子迎合了买地风气,被评为优质剧目到处上演,但知情人都知道,这里不少是十三娘自己的事情——她自己的故事,能享受买地的演出补贴,到处流传,可见谢六姐对于这千金堂的女东家是多么的欣赏了。
虽然不是吏目,但凭借十三娘的种种头衔、荣誉,她享受到的照顾并不少见,也只有这样的名人才能在晋阳镇住场子,给族人争取斡旋的余地,只要敏地的官员没吃豹子胆,应当是不会对十三娘下死手的——就算是真的动起武来,十三娘也不怕,她早就用政审分兑换了仙器护身,等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