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第254节(2 / 13)

等就是一年半载,找不到回家的门路,急得也是乱转!”

这是个很现实也很急迫的问题,而且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人往高处走,买地船夫的待遇怎么都比在本地好得多了,再说危险性根本就无法比,就算待遇一样,可想而知船夫也一定倾向去买地谋生,直到买地的需求被填满,他们才会考虑巴蜀。

但话又说回来,买地现在对航行人才的胃口,根本是深不见底的,船夫来多少他们要用多少——买地在开拓南洋,也就意味着南洋和福建岛的通航要比从前频繁得多,光这里就需要多少船,多少人啊!更不说,他们还有船只要远航去黑大汉的老家们看看了!

海运的兴旺,必然意味着河运在一段时间内人才的流失凋落,叙州帮能留住自己的航行力量,已经是殊为不易了,实际上,纤夫给叙州帮的船只拉纤,叙州帮是亏本的——尤其在客船上,纤夫的脚钱打到船票里,再算上艄公的工钱,造船、修船的花费,客船一趟打平甚至略亏的情况都很常见,货运这里,也是如此,因为要摊匀运送叙州官府要的战略物资的关系,货运成本和从前比也是上升,但货物在叙州的卖价却没有变动。

“补贴运输,这个是我们军师定下的策略,越是要把纤夫的待遇抬起来,越是把船夫送去南面,人望高不说,这条航道也就越是握在我们叙州帮手上,三峡沿岸的官府也只得对我们客客气气的——若是敢动我们叙州帮的人,那好,你的货也好,人也罢,别坐船了!”

说到这里,老艾面上也是大有得色,“你要坐那小舟子操的船,要走那蜀道,悉听尊便,只瞧你有命出发,有没有命下船罢了!这些贵人,难道一辈子都不离蜀了么?他不走,终有一日要看我们的脸色,他要走那就更要看我们的脸色了——是走是留结果都是一样的,这道理如何想不明白?因此,虽然我们叙州身处巴蜀腹地,但现在大江两岸,直到夷陵一带,说话都很管用,这都是因为我们把住了这个咽喉!”

如此,从战略意义来说,金钱上少许的亏损根本就微不足道了,在所有人都没对船夫、纤夫引起重视的时候,便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且利用买地招贤,实现了对川蜀水运人才的垄断……如果这是叙州同乡促进会一早的谋略,那就说明他们的战略前瞻眼光很强,如果是因势利导,也说明他们除了运气好之外,还很机灵,见事能够明白。吴老八叹道,“你们那军师,是个明白人,竟不能主事衙门吗?如今叙州帮的首领,为何又是和你郝哥并不沾亲带故的杨将军?”

他当然知道叙州帮现在的首脑大多是谁,也知道叙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