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第251节(3 / 11)

的是应当应分的钱,总不能因为融入了买地,便要把家产全都交工,重新去过算计着吃穿,工作到通宵,动不动还要下狱去彬山挖矿的日子吧?那还真不如卷款离去,到别的地方去再快活些年了。

还是要在新义军首领中,尽量普及甚至是夸大买地高官的待遇,才能更方便和平接收,毕竟不能指望每个新义军的头领都是能有理想,并且能为理想而轻视眼前利益的人。倘如此,天下间哪怕是买地内部,有资格做吏目的人也是极少数的。新义军头领的身份比较特殊,在仕途上的起步比一般吏目要高,因此要特别重视对他们的拉拢、宣传和转化……

从楚香主这里告辞出来,吴老八回了住处,不急着睡,也是在小册子上做起了今日的工作总结。“但是,这样的宣传又最好不要落入报纸上,因为其受众群体相当特殊,也比较少数,对于报纸的绝大多数读者来说,处于低位时便还是希望高官除了执掌的权力之外,于饮食起居上和他们毫无区别。

甚至于,高官连积蓄都不该有,方才能让他们获取心理上的平衡。若是在报纸上大肆宣传,必然会激起他们对于‘大同社会’道统的怀疑,大同社会不是人人平等么?为何高官们能兑换到百姓们根本无法指望的仙器体检呢?而倘若他们一旦考入官府,便立刻要希望基层吏目的待遇怎么也得比普通的百姓更好上几倍,因为基层吏目的工作要比百姓繁重辛苦许多……反而若是宣传大家都是六姐的家奴,这种待遇上的差异化就很好理解了,对六姐更有用的人,得到的好处自然也更多些。”

这样的思考是有些尖锐的,指出了买地目前在思想宣传和实际履行上的双重标准,不过,据吴老八所知,吏目们在工作日志中写的感悟,更尖锐的还有的是,甚至还有什么‘《新义军标准》实际上就是坏人让新义军当,好人买活军当,把起义中不可避免的乱象全都推给新义军背锅’的虎狼之词,但目前来说,六姐抽查后因为工作日志被追责的一个也没有,甚至个把言词尖锐的,还受到赏识,多了些参加学习班的机会。因此他也就按照自己的思绪继续往下

写。

“今日,我侥幸在与楚香主的博弈中占据了主动,达到了我的目的,安抚了楚香主,缓和了他的对抗情绪,激起他统一手下态度,促进接收的积极性,这出恩威并施的好戏他说他也会配合着演完,我可以感受到,楚香主的负面情绪中,也有对那笔‘不义之财’的不舍,但更多的却还是对于‘正当收入’的焦虑,当我明确保证,他正常经营得来的家产,无论如何都不会被逼迫捐出之后,他的焦虑便极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