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第232节(1 / 13)

说到这里,徐骜也用了一口茶,提起了这一阵子云县很有名的另一个案子——这案子被按下来了,并没见报,但云县的老人们也多少都收到了消息。“您可听说了华、张二人通.奸案的详细始末了么?情报局亲自查的,说是结论已经出来了……”

第458章 民间阻力

要说这案子, 多少是有些买地特色的——倒不是说这案子的案由是外地所没有的,只是若按照敏朝的风俗,此案未必会闹到公堂之上, 多数在宗族中就自我消化了,这是一点, 第二点上, 案情有部分买地特有的规矩, 参杂其中, 令人啼笑皆非,也令衙门有几分为难,这又是确实的事情。实际上, 徐子先这样的大拿, 关注这样的民情案件, 并不是因为案件本身, 而是因为案件中所蕴含折射的体系问题,“案情的结论出来了, 判案的论据呢,出来没有呢?”

“恐怕短时间内都不会有定论呢, 毕竟, 这是买地的规矩和《大敏律》有触犯的地方了。”

人上一百, 千奇百怪, 如今买地已有数百万人口, 而且彼此流动频繁,外地来讨生活的流民日趋增多, 可想而知,各色案件那也是少不了的,从杀人放火, 到强盗诈骗,做生意的纠纷,婚恋上的仇怨,这都是百姓们日常生活的产物,若说买地有什么特色的话,那就是因为本地和外地迥然有异的婚俗,和婚恋有关的公堂案件,是很多的。

华、张犯奸案的开始,便是始于妇人宋氏前往衙门告发,言及自己的前夫吏目华男,和同事张女,在未离婚以前便有通.奸——这便是这一起奇案的开始,但是,奇案之所以为奇案,自然是因为案件的内情,要比这几句话更复杂得多了。

故事要先从华男说起,华男本是泉州乡下的殷实人家,家中有田地五十多亩,华男因此自小得以读书上进,也算是聪明伶俐,但奈何,华男的父母在他十岁时先后病逝,华男的家产被其大伯吞没,华男和年幼的弟妹,也被接到大伯家一起生活——在敏朝,这样的事情是数不胜数的,民不告官不究,才刚十岁的华男,当然也没有状告大伯的能力,于是华男就这样在大伯家长到了十五岁。

十五岁时,华男经由大伯做主,被迫娶了泉州城南有名的悍妇宋氏,这宋氏女,便是宋玉亭这一族的宋,在泉州城内一向是很有些本事的,与华男的大伯母也是姻亲,宋氏过门之后,华男便分家出来居住,但宋氏对华男的弟妹十分苛待,囿于弟妹年幼,大伯一家和宋氏在城中又很有脸面,于是华男只能把弟妹送到吴兴县的母舅家里寄居,自己在泉州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