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第216节(8 / 11)
己的小子叫到身边,指着报纸让他念给自己听,“念!念不出来?你的拼音都被你和屎一起拉出去了吗?”
巴掌声、孩童的哭声,众人的笑声,议论声,烟味儿、茶味儿、奶腥味儿、脚臭味儿,在这个羊膻味浓郁的帐篷里混合着,实实在在的是牧民们一年下来难得几次的欢聚,可就在这时,慌乱的马蹄声,远处隐隐的号角声打破了帐内的喧闹,牧民们一下都静了下来,伸手握住了腰边的匕首,跳起来冲出帐篷,“发生了什么事?!”
“敌袭!”
“有人抢羊毛了!”
一边问话,人们一边纷纷拔刀,斩断了缰绳,翻身上马,一骑接着一骑,冲出了营地。“小贼来了,迎接他们的只有长刀!”
第429章 边市血案
鞑靼人团结吗?南下打草谷的时候是最团结的, 和建贼抢地盘的时候,鞑靼人也是团结的。鞑靼人朴实吗?牧民们是朴实的,做生意时宁可吃一点小亏, 也从不计较小节的台吉们是朴实的。
但,鞑靼人和别的民族有根本上的不同吗?没有, 这世上所有的民族, 没有外敌时就爱内斗,他们分成部族,互相抢掠攻伐,甚至哪怕是台吉的女儿, 都有被抢走做妻子的风险, 抢掠婚在草原上从来没有真正的消失过——如果连人口都能抢掠的话,那么, 货物之间彼此的兼并、抢掠,又算得了什么呢?
没有养细毛羊的部族,羡慕着那日松所属的土默特草原, 他们先得到了细毛羊,有了能卖上高价的细软羊毛,他们有抢夺这些牧民们的冲动, 而这些只养了老羊种的帐篷们,本身又是其余那些还来不及扩大羊群的部落们, 他们羡慕的对象。
延绥镇开起了新边市, 这消息已经乘着风在草原上传播了开来,各地的部族们都在往延绥镇赶,他们听说延绥镇在收羊毛,可是自家的羊毛不够多呀——怎么办?看上了,那就抢, 这就是鞑靼人最直接的逻辑。
这已经不是边市周围第一起抢掠案了,而这些成功进入边市的牧民们,无需任何人动员,便立刻同仇敌忾了起来,不论他们帐篷之间的关系,原本曾有多冷淡,但现在,牧民们的愿望是一致的:要保护边市的平安,让这些马贼们再不敢来,只有这样,他们下一次载着羊毛来边市时,才不会这样提心吊胆,他们留在四季草场的亲人们,才不会受到马刀和箭矢的威胁。
“呜呜呜——”
雄健辽远的号角声,从帐篷里遥遥地传递了出去,汉子们一边策马狂奔,一边松开缰绳,全靠双腿在马镫上的那点借力稳着身形,他们的下肢,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