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第202节(1 / 8)
“你叫什么名字?”
“帕!”
“努!”
“博瑞!”
占人很多是没有姓氏的,因为他们并不需要,一座村落就是一个家族,在家族内部用名字来做区别即可,还有些村落中,孩子的名字由自己的名字和父亲的名字组成,如果是男孩,他们去到妻子家里生活后,会有第三个称呼,全称可以是:来自三寨的布之子努。
这在日常生活中不会造成什么麻烦,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这样大规模地聚集在一起过,即便重名,也可以通过事件发生的场所,还有父亲的名字、地名进行区别,不过,有些来自海边种水稻的占人站在汉人身边嘲笑他们,“种旱稻的乡巴佬。”
“战败者的后代!”
“没有衣服的人!”
这些山上的占人对他们龇牙咧嘴,表示自己的愤怒,但是,他们没有否认这些同族的攻击,这并不是谎话,占人中有很多住在海边种水稻的村落,他们一般都有姓氏,而且很重视自己的姓氏,这和天竺教的规矩有关,这些天竺教的信徒,他们的生活要比山里的占人富裕,至少能有布料来做兜裆布,这些山里的占人就是从前抢地盘失败,被赶进山里去过苦日子的。这段历史还在各地的歌谣中传唱那!
“好了!”
阿孟大喝起来,猛地敲了一下铜锣,“第一条规矩就是不能吵架!不能互相攻击!犯规的人没有糖块吃!”
人们一下就安静下来了,只是彼此用眼神不服气地互相挑衅着,阿孟和汉人稍微商量了一下,那个汉人便用很不熟悉的占语告诉他们,“名字,和村庄组合在一起,你——三寨努。”
这样一来,重名的可能性就变小了,他们都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登记,随后,开始学习数字,这是第一课,学完的人有糖吃,非常的简单,在十个符号下面,各自堆了一到十块石头,1代表一块石头,以此类推,占人各自分到了一根树枝,让他们辅助抄写来记忆,学完的人能参加考试,考试也很简单,汉人不断出示数字,参加考试的占人不断的在十堆石头里跑来跑去,表示自己能把符号和石头完全对应上了。
来干活的都是村庄里比较机灵的成人,至少都有十三岁了,他们还是能记得住这么简单的知识的,最笨的人也只是用了一个上午便记住了全部,于是,午休时分他们都眉开眼笑地捧着圆圆的肚皮在树荫底下舔糖棍子了——剥了皮的树枝截成了短棒,在糖稀里蘸一下,扭一扭,等它干涸了就是一根糖棍子。
买活军说奖励必须当天吃掉,带回家的糖块等到回家时再发给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