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第178节(1 / 11)

还有些的想法更□□——在泉州拿不到好的职位,去南洋做个教书先生,做个小吏目,总是能考得上了罢?

总之,人齐了是容易的,也多少都有些积蓄,可以凑钱买物资,但船还是个很大的问题,这样长途航行,川资必定非常昂贵,不是普通百姓可以支付得起的。

因此,二人坐在一起商议了半日,觉得光靠自己,还是无法成事,便约了第二天去衙门里问问,有没有什么惠民的政策,能够照拂一下他们这些愿去南洋闯荡的‘光复团’。

第352章 特长是走远路

“想去南洋闯荡的, 这里排队登记,都带了炭笔没有?”

“带了,带了。”

“没带的到这里来买, 一文一根,或者自己借一下,把表给填了!”

一大早天刚亮, 云县衙门之前就已经是挤挤挨挨排满了人,上百人挤在一起, 天气还不算太热, 各自都已经是一身的细汗,不过这怎么也比烈日当空时再来办事要好些, 这段时间, 云县衙门也采用夏令起居, 早上提早上工一个时辰, 六点开始上班,等到中午十一点便下班了,到下午三点再来办公,晚上六点再下班。

尤其是这些在露天地里填表的人, 如果不是一早来, 恐怕是要中暑的, 这些汉子们多数都穿着背心、麻短裤, 趿拉着草鞋,剃着短短的寸头, 在额头上扎了一个毛巾包的幞头,这是买活军这里力工特有的一种装束。不过, 外头的力工可不像这儿, 一个个都能读会写, 至少也学会了写拼音,汉字的话,过于复杂的不会,被简化过的一二三四,也能蹩脚地写出来。

表格是油印出来的,油墨还没有全干,拿在手上,一不留神就是个黑指头,人们纷纷蹲了下来,弯着腰,用手托着表格吃力地填写着,有些有先见之明的人,带来了写字用的垫板,这下可成了红人了,这薄木片被周围人争相借用,“快,写完了借我使使!”

名字、住址,文化程度,籍贯,这些都是必写的东西,大家也已经很习惯了,那些到云县来做工的农户们,地址要写两行,一行是在云县的住址,一行是老家的常用住址。此外,还有此时从事的职业,具备的技能,这些东西都是有固定格式的,扫盲班中一堂很重要的课就是教人填表。

“职业:农户、建筑工、瓦匠……”

徐振之混在人群里,斜眼看着身旁那精瘦的矮个汉子填表,技能就写得更多了,要把农活里擅长的部分写出来:擅长喂养牲畜、擅长种水稻,会驯狗,能骑马,会做一点简单的木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