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第116节(5 / 10)
说得好了,难道真就为了面子,明知道要输还去和他们打?真就不怕一把飞剑,千里之外取人首级?”
和平民对于《斗破乾坤》的追捧不同,对这群士大夫来说,买活军的话本子,也就只有《蜀山剑侠传》稍微值得一观,他们中有不少人都相信,《蜀山剑侠传》中的神通,是对谢六姐所来仙界的如实描述。既然如此,答案便很明白了,打,肯定是不能打的,哪怕主张要打,都是很不合适的言论,不知道会不会成为仙剑的目标。而且这也包含了很现实的考虑在里头,那便是一旦和买活军打起来的话,姑苏城要承受的损失。
“当然是议和好喽!”也有人这么公然地诉说着朝廷对于苏松道的压榨,“若是打起来了,钱粮从何处来?还不是要我们这些百姓们纳捐认领。兵灾残民啊!买活军纵然粗野无礼,有一番话说得是没有错的,这天气一年比一年异常,一年比一年冷,小冰河时期俨然是要成真的,都是华夏子孙,打什么打?难道真要两败俱伤,让建贼得意了不成?”
这自然是所有人能想到最坏的结果,至于买活军占去了福建道……那又没什么的,至少五年内,买活军打不到姑苏这里来,而且就算来了,也未必就一定屠城什么的,买活军的名声比建贼好太多了,而且他们还很会做生意,‘小自在天’内坐着的七八人,去年和买活军做皮棉买卖,哪个不是赚得盆满钵满?他们卖皮棉,买棉布,又从买活军那里买来稀奇古怪却都又十分实惠的东西,就连菜油,买活军处的出产都更上等一些。怎么看买活军对苏松两府都只有好处,至少要比朝廷更好得多。
姑苏城抗税的风气,自古以来就是有的,而且这个地方的人,对于天子的观感并不怎么样,本地人有些还记得本朝立国之初,因为这里是和皇帝争天下的张王大本营,皇帝颇费了一番功夫才拿下姑苏,因此姑苏的税赋便被定得比别处高得多,且处处受到打压,很多本地人的长上,都是接连过了好几代人的苦日子,这才慢慢地将城市经营得如从前一般富庶。
既然赋税这样不公平地重,姑苏本地人对于朝廷没有太多好感,反而喜闻乐见买活军崛起,也就不足为奇了。和议的达成,更是直接避免了大额军费的开销,又肯定能促进经济的发展,里外里,便是数不清的银子在这里头滚着。自从见到和议开始,诸位大老爷的脸便是圆的,见了人都是笑眯眯地‘恭贺新禧’,可见心情之佳。
今日的小书房内,更是充斥了笑声,人们嘻嘻哈哈,投机地谈论着云县和议带来的商业前景,以及广陵府的老朋友们心中会有多么恚怒——不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