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第65节(1 / 13)

众人多多少少,都有同感,这帮子弟自幼生长在文华荟萃之乡,耳濡目染都是饱学之士的风采,若说各种有用无用的知识,的确极为丰富,爱好也都不缺,只是心中总有一些若有若无的遗憾——仿佛所学的都是无用的知识,而又不觉得有什么有用的知识值得学习,因为他们所见到的一切,无不说明了一个道理,那便是当官做事,压根就不靠书上学来的知识,这些见识在考过科举之后,所剩下的便只有妨害,若是真的学书学傻了,按着书里教授的去做官,那便等于是找死。

但要说还有什么知识,是真正有用的呢?直到他们通过种种渠道,获取到了买活军的教材,这才仿佛见到了什么是真正有用的知识——在买活军那里,占据了天下所有读书人精力的圣贤之书,完全沦为了一种实用性的科目,他们教授识字,只是为了一点,那便是让所有人都认字,这样能够便于文书往来,便于教育和管理。而买活军对‘文采’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把事说清楚,不能前言不搭后语,然后便没有了。

除此以外,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教授更多别的东西,算学——物理、化学、生物……这些课本哪怕只有第一册 ,也令人如痴如醉,即便所说的都是假的无法求证,也让人本能地想要信服,想要了解。和张宗子一样,大多人对青头俵物的推崇,都是从教材开始的。这些读书人看买活军的简化字压根没有障碍,几年间私下流传,几乎个个都有自信——倘若去了买活军那里,他们是很可以通过买活军的扫盲班考试,甚至也可以考得上吏目,是足以养活自己,甚至能做出一番大事业来的。

若只有青头俵物,恐怕还不能激动这些惨绿少年,就是因为教材打下了底子,这半年来,又发了报纸,张宗子想去买活军处见识一番的心思,便越发的热切了,正好近日又闹出了这所谓帮办衙门的乱子,张宗子便更看不上朝廷了,觉得在武林读书的日子,实在是相当的苦闷,哪怕是去买活军处做做苦活,也不失为一番见识。因此便鼓动着众人一道,至少买活军抵港之时,要去亲眼看看,混不混得上船再说,至少别老从别人那里寻摸青头俵物,自己先去看看这群青头贼的真容。

这群好事纨绔中,年岁最大的也不过是二十啷当,从不知民间疾苦,又远离家人,并无长上管束,闻言自然是极力赞好,当下便推算了买活军到港的时间,又每日都派出眼线,仔细观察河坊街众店铺的动向,这一日果然有了线索,卓珂月回到山房,兴奋地道,“来了来了,我看着好一队脚力从花粉店的库房出去,都挑着空担子,这一定是船来了去进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