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大名府内(上)(2 / 3)

着城里涌进。

此时的空气中混杂着汗味、牲口味、河水的腥气以及远处市集飘来的食物香气。

与福兰镇那一亩三分地相比,此地繁华得如同另一个世界。

大周朝虽然和同时空的大宋不一样,可是这河政方面,却惊人的一致。

也可能是被黄河这位典型的华夏式的艳……不对,严母肘击习惯了,大周朝对于河政也看管的很死,治理的也不错。

走运河水运可要比走陆路陆运便宜多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张永春也没坐过这时代的船。

因此,张永春便决定,这一批秋粮,自然也是要从水路走。

具体路程,便是自大名府乘船,自永济渠也就是御河,南下一路到豫州的卫州,再从卫州转路汴河,再到东京。

此时,站在大名府外,张永春的目光人扫过前方缓慢蠕动的入城队伍。

只见几名身着皂隶服色的城门官正挨个盘查车马行人,一个个神态严肃,时不时伸手索要着什么。

他们的样子看着可比福兰镇胡二顺等人那几个歪瓜裂枣正经多了。

此时排在张永春车队前面的,是一支运生药的骡队。

“军爷,您辛苦,俺这都是些北地的生药,正要赁去南地售卖。您行个方便,行个方便。”

领头的商贩脸上堆着仿佛舔狗见了瑜伽裤一样的笑脸,熟练地与城门官周旋。

一边说,商贩袖中银钱的一边暗暗的递过去。

那城门官收了钱,却还是一脸的严肃。

“大周的王法,我哪能行的动方便,速速掀开篷布,我等要验看!”

那药商连连应诺,赶紧掀开篷布,让那城门官看了。

城门官见到了这车上果然是些麻袋,又摘下了一个口袋,用刀豁开看了看,见里面都是些酸枣,便一摆手。

“走吧!”

药商赶紧擦着汗,让手下赶着十几辆牛车纷纷走进城里。

而那袋子酸枣很显然就是交公了,那药商也没打算讨要。

这一套行云流水的操作看的张永春连连点头,心说这才是大城的门丁啊。

话说的漂亮,事办的也好看。

关键是,人家拿了钱真给你干活啊!

偌大的队伍在这些伶俐的城门官办事下,进城的速度很快。

一眨眼的功夫,就轮到了张永春的车队进城。

一旁的王墩子见状正要上前掏出钱袋,却被张永春抬手止住。

张永春整了整身上的靛蓝劲装,排众而出,径直走到负责盘查他们这队的城门官面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