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成交!(四更,万字)(2 / 4)
师好苦啊!”
沈善登连忙道:“老师,你还是叫我小沈。”
俞剑红暗自点头:“小沈,说不定老师以后还要靠你撑场面。”
俞剑红提点:“小沈,你要把重心放在电影事业上,韩总看好你,你一定要努力,不要辜负了韩总的信任。”
“学业方面为师也没什么好教的了,本专业文化产业、影视产业管理、电影生产工艺学都学了。”
“考勤和课题,老师会帮你的,你现在不只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中国电影的未来。要好好跟着韩总的步伐。”
沈善登心生感动。
导师这是全力支持了。
不仅是全力支持,而且还提醒他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紧追韩三平的步伐。
制片部领导也好,华易、伯纳也好。
之所以好说话,接近他,不是他厉害,而是得到了韩厂长的青睐。
所以,哪怕现在韩三平要把他甩了,他一定要紧紧的贴上去。
这就是金玉良言了,点出了关键。
沈善登两世为人,哪能听不出来!
沈善登保证道:“老师,我记住您的话了,一定为电影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为厂长排忧解难。”
厂长?
这称呼!
俞剑红吃惊之余,很是满意,沈善登没飘,听进去了。
这学生以后不得了了。
不管是自己有这个认识,还是天赋,一下子抓住了关键。
俞剑红道:“不要急,这样吧,正所谓理论要和实践结合,小周。”
周奇峰一个激灵:“是,老师。”
俞剑红道:“你以后跟着你师兄,考勤和课题交给老师,电影管理要在实践中进行。”
俞剑红心里有种感觉,自己以后,可能要靠沈善登这个学生了。
有句话怎么说呢,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
反之,如果出现了“大孝子”,死了也不得安生。
生前好面子的,遇到了,身败名裂都有可能。
学生当然不是儿子,但也有例外,传承他学术和关系的学生,和儿子没什么区别,甚至更亲。
接触一年多,俞剑红也算熟悉了沈善登的性格。
土木专业,大学期间,本专业绩点保持全优的情况下,自学编曲和剧本创作,同时通过互联网创作了大量火爆歌曲。
然后转向文艺领域,以明星学生身份考了他的研究生。
除了本专业,一年半的时间,把导演、摄影、录音、剪辑、配乐,甚至表演本科的内容全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