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文造风口(7 / 8)
国际大导,但也是丧家之犬,绝对扛不住古装大片危在旦夕。”
“古装大片的未来,我们新生代电影人不去抗,这个电影类型就要完了!”
韩三平心里一动,但是嘴上道:“怎么和你导师说的一样,口气大。我们和港岛是一家。”
沈善登做出受教的样子。
在办公室坐定,韩三平也不耽误时间:“行了,聊聊《绣春刀》吧。”
他之所以想见见沈善登,是多方面考虑的,一个是沈善登是北电管理系主任的学生,算是半个小辈,然后沈善登那篇产业文章,让他有所触动。
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沈善登懂事,不是走行政团队门路,也不是走北影厂关系,当然了,可能也是走不通。
而是一个“古装大片产业升级”的电影剧本,拿了一个项目过来,经过制片部门审批,发现果然有点意思。
这种情况,韩三平不介意见一见。
他现在是真需要类似于宁浩那样的年轻导演冒出来,有能力,又愿意搞商业片。
沈善登展示ppt,介绍《绣春刀》项目,此《绣春刀》是《绣春刀之日月重开》,和前世《绣春刀》完全不同。
剧本的年代不放在崇祯年间,而是聚焦于明朝建立时期。
“古装大片,不管是三大导,还是港岛导演,都只是浮于表面,古装大片古装只是表,内在是历史。”
“现在以东方奇观+西方内核的片子,把最重要的财富丢了。古装大片应该紧扣历史,特别是秦汉唐明这样千古王朝。”
“诸位领导,应该也知道好莱坞的超级英雄以及成功的系列电影,在我看来,古装大片着眼于大王朝,就相当于成功电影的续集。”
“因为我们的观众,对这些王朝,对其中的人物耳熟能详,可惜,我们制作水平做不出来,这就是古装大片产业升级的意义所在!”
“以中华之古装,内嵌中华之魂,看似大制作,实则低风险。再结合厂长的大片战略,从投资、制片、发行全产业分担风险,更是进一步降低了制作风险。”
“看似是大制作、大投资,实际上是低风险、高收益。”
“关键就在于古装大片的魂,也就是内核,也要是我们的。”
此言一出,韩三平和制片部门的领导,皆是一震。
内行看门道,光是这番认识,确实有点意思。
沈善登道:“《绣春刀》的故事,我要以角色人物为一个切口,像是战场记者一样,去展示元末明初这个时代。”
“中华文明自唐朝安史之乱一路下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