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闲人免进(2 / 3)

真是大材小用!”

看来这货这些年确实是发达了,投资开店说得像是买卖白菜。

吴铭抚摸着榆木桌面上的裂痕,很认真地说:“这铺子据说从我祖爷爷那辈就开始经营了,我是吃着我爷爷的盖饭长大的,这次回来接手,也算是一种传承吧。”

“有格局!”

张涛竖起大拇指,见吴铭已搁下碗筷,笑呵呵问:“你还吃吗?”

得到否定回答后,他立刻端起餐盘把剩下的菜全部倒进饭碗里,拌匀后大快朵颐。

“嗝~饱了。”

张涛抚摸着鼓胀的肚皮,咂咂嘴问:“有茶吗?”

吴铭笑起来:“我正要和你商量这事。我想进一批茶叶,你有没有熟识的茶商,给我牵个线呗。”

“你这是要改开杂货店?”张涛有点绷不住,“早餐还没卖明白呢,又惦记上茶水的买卖了。要我说,凭你的手艺,把本职工作做好了比什么都强。”

“你想多了,我只是备点货而已,省得以后来了贵客,连包像样茶叶都拿不出来。”

这不完全是真话。

实际上,吴铭此举针对的是宋朝的市场。

宋朝饮茶之风盛行,远超现代,用王安石的话说便是:“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

商家自然要想方设法投消费者所好,不仅茶坊有斗茶、点茶的服务,就连路边不知名的小店,只要店里来了客人,也得先上一壶茶招呼着,这已是业内不成文的规矩。

北宋的茶只有四川、广南等少数地区实行通商制,允许民间自由买卖,其余地区皆实行官榷制,由朝廷垄断,统一采销。

官方给茶叶定了上百个品级,总的来说,属福建茶的档次最高,东南茶次之,川茶最贱。

小店里免费赠送的茶水通常是最廉价的川茶,味道和今天的苦荞茶、大麦茶近似,确实不怎么好喝,也不值什么钱。

至于北宋的高档茶,须由专业的茶博士点茶,一碗能卖千钱,倘若茶博士是一位美人,价钱还得翻个倍,利润远比粥高。

吴铭开的是饭店,自然不能和茶坊比,但茶叶尤其是高品质的茶叶,他可以不卖,但不能没有。

正如他说的那样,像大小苏这样的贵客,今后肯定还会遇到,不能总拿王老吉招待吧?

所以这话也不完全是假话。

“行吧,你是老板你说了算。”

张涛显然不以为然,只是碍于身份,没有指手画脚的立场。

他摸出手机,将茶商的个人名片发给吴铭。

“推给你了。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