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太平洋舰队(1 / 3)

会议最终形成了厚厚的一本方案,三方也达成协议。李秀成虽然有些感叹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但事实摆在眼前,留在这片土地是不可能了,不为自己,也要为几十万太平军、捻军谋个出路,为子孙谋一个出路。

最终,他也不知道自己该恨沈云峰,还是该谢沈云峰。

会议结束之后,沈云峰还是去了上海,见了同治小皇帝和慈禧,在上海呆了五天。(细节略过,省的审核不过关)

左宗棠是第一次在黑龙江以北过冬,身为湖南人的他在东北几年,已经逐渐开始适应这里的气候。但今年在集中供暖的军营里过冬,还是让他感觉到很舒服。

外面零下二十多度,屋里却温暖如春。军营的营房呈环状布局,然后通过连廊到中央的食堂、会议室等地方,根本无需换上厚厚的棉服。

食堂边上就是锅炉,用煤加热热水再通过管道送到各个营房进行循环,设计的非常巧妙。

营房围墙的四角和出入口的哨位都是从粤西运来的钢化玻璃做的窗户,即使是这个冬季,士兵穿着皮袄,也能待的住。

改建过的村屯也大致是这种格局,中央一般都是劳作的公共区域,村民可以从自家家中去那里做工。

左宗棠也是绝顶聪明之人,也不得不佩服“丰南号”的巧思,他是读书人出身,此时也不得不不承认,这读书人学的经国治世文章远远不如这些手工匠人在具体事务上的用处。

外东北沿着黑龙江也有大片的黑土地,左宗棠在猫冬的时间,主要就是要规划好开春如何分配。

开春之后,除了继续建设之外,那就是要迎来一部分移民,要尽快让他们落脚,最好是当年就能开展农业生产。

内东北去年开始已经大面积移民,加上铁矿和煤矿的用工,东北去年人口已经激增二十多万,但依然远远不够。所以明年还要大力迁入,迁入的条件自然除了工作就是土地。

所以,要争取移民到外东北落户,就必须先把土地给规划好,然后再提供建设房屋的帮助,再加上粮食和煤炭的补助,左宗棠相信肯定能增加一些人口。

外东北给清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按照沈云峰的方案几乎让奕欣在应用举半国之力来谋外东北。

不过,沈云峰也给奕欣支了一招,工业化上的投资拉宗室和官员入股,把这些狗大户宅子里藏的银子搞出来进入市场流通。

基本上,“丰南号”在国内市场大杀四方的时候,多少官员和宗室王爷贝勒们都已经红着眼忍不住撸起袖子要下场了。什么经商者贱,挣到钱才是王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