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挤占了鸦片的市场(2 / 3)
部署。
这几方面逐渐巩固下去,一旦打仗,就可以抵挡北边来的攻击。
十万大山这个地利还是挺好的,居高临下应对北边。而西边是安南,有河流和簕竹林作为防卫,再说,安南也不敢攻击大清。
东边一旦打仗,防城江就是天然的屏障,守住防城江就是守住十万大山的第一道防线。
南边就是大海,那是退路,只要经营好婆罗洲的美里基地,退路就有了。
战略是清楚的,但是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金钱来维持,无论安南的海贼,还是山上的瑶人,跟着你,是要过上好日子的,没有钱,谁也不会跟在你后面。
所以,搞钱是必须用心思去搞,才能保障“丰南号”的安全。
穿越前,想着搞钱。穿越后,还是要想着搞钱。沈云峰都怀疑老天爷在故意折腾他。
消费市场的钱是有一定量的,你在这个市场赚了钱,那么必然导致有人会少赚钱。
卷烟作为新产品,投放到消费市场并取得成功,卷走了一定的白银,就导致了鸦片走私商的市场缩小。
尤其是在中档市场,两种商品的目标人群大部分是重合的,也许有的人既抽上了卷烟,也吸食鸦片,但他用于消费的资金还是有一定量的,就会抑制鸦片消费,转移一部分资金在卷烟上。
随着卷烟市场培育的从无到有,从有到开始有点红火,不仅仅是有的商人盯上了想要仿制,鸦片走私集团也关注到了这一块。
广州的邓思源注意到了卷烟这个东西,就是因为卷烟侵蚀了鸦片的市场。
鸦片走私集团是一个奇怪的组织,说他是集团,但并没有首领,是邓思源这样的居间商人在中间起到了连接作用。
当官的想挣钱,但并不想和走私鸦片的下九流的人有瓜葛。从洋人那边走私鸦片进来的也没那个能力再营造出销售网。各地的销售网也进入不了走私鸦片的近海地盘。
像邓思源这样关系众多,又已经退出官场的人便应运而生了。走私的和销售的依靠他来连接,并依靠他的信用结款。
邓思源从中又抽取费用给各路需要开绿灯的官员,这样官员并不直接为走私和销售鸦片的下九流服务。而邓思源深谙官场规则,任何时候都会保住这些官员。
所以,即使查处鸦片走私,最后陪葬的都是那些直接与鸦片有关的底层差役、士兵等。
但在这一切活动之中,邓思源并算不上集团的老板,但他这样的人确是鸦片走私贸易的关键。
走私的和销售的两块费用的交接是要依靠他来进行,所以,对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