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建设示范村(2 / 3)
东向西建设地下水渠引流到最东边的化粪池,定期转运去发酵作为肥料。
牲畜都集中在另外的地方养殖,不许在家养殖,防止传染疫病。
黄兴发家两套样板房一问世,参观的人络绎不绝。那些当上厂长、技师的,手里有点”代银券“的就开始动心思了。
与其在旧房子上修修补补,不如建新房,大家就开始盘算起来,有的家庭就开始列入明年的计划了。
就连柏有志、柏云夫妻两个来参观,也是有点羡慕。他们不太明白,为啥这个试点不摆在柏家村。
沈云峰说你们自己盘算,柏家村还是公有制,以后到底是集体盖了房分配,还是分家后实行工资制度他们自己盖。
柏有志和柏云两个这才明白,有些基本的东西,柏家村和瑶寨不同。分家后,家族的管控肯定会弱化,这得认真思考其中利弊。
沈云峰也不打算去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让他们自己面对吧,总体上,沈云峰认为,柏家村这种公有制是搞不长的,但要瓦解,自己一个外人最好不要出声。
无论柏家村未来怎么样,沈云峰最后还是会兜底的。毕竟,对柏家村的感情他还是不一样的,柏家村毕竟是穿越来到这个世界后,是最忠实的助力。
大量的资金撒出去,广州的烟酒店终于将“丰南液”和“丰南”卷烟炒热了,到了腊月送礼的季节,不断地出货,资金开始回笼。
沈云峰是做好这个准备的,早已经将这两样奢侈品烟酒的货物备好送到广州了,来应对腊月和正月的送礼高峰期。
李九章笑的是合不拢嘴,前期大量的免费送礼,损失的其实是“丰南号”的货款,他的“兴城号”只是负担了房租和人员的工资,只能占小头。
现在烟酒大卖,货款还是四六分成,对李九章来说是占了便宜。
粮食转化为酒,再这样一营销,就能卖这么高价,李九章对沈云峰提出来要扩大开荒的要求自然全力支持。
现在过年,李九章就不像以前那么寒酸了,家里这一块,他把衙门里上下人等的过年红包定个数目,就交给师爷去办了。
后宅这一块,全部交给夫人操办,花钱多少全由她高兴,他只告诉她现在钱很多,该摆的排场就摆起来。
过年前这段时间,他的主要精力还是摆在送礼上,钦州、廉州、广州和上海,该打点的一律打点,该亲自上门的自己就亲自上门。
至于京师那一块,已经也慢慢拓展开,他是跑不了那么远,就靠广州的生意伙伴按规矩来。
他在沈云峰身上学到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