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迎来了丰收(3 / 5)

大专生来说,利用水力不就是个风车加上传动轴加上齿轮的水力传导装置而已。

打稻谷就是把水力传动轴上套一个小一点的齿轮,然后在打稻机的传动轴上装个齿轮,带动个木制的圆筒,桶上镶嵌一些铁丝做的疙瘩,旋转起来,把一把稻谷放进去,转动的铁丝疙瘩就把稻谷从稻草上扯下来了。

赤腰瑶寨还十分原始,就是人抓着一把稻谷,在木头上摔打,把成熟的稻谷摔打下来。

黄巧巧回家甩了半天稻谷就溜回来了,把沈涛涛和他的小徒弟给勾到赤腰瑶寨。

沈涛涛让学堂里的阿贵打下手,用了两个半天时间把造纸搅拌用的水车改造成了打稻谷的水力机械,顺便,还把舂谷的配件也指导如何制作如何连接手把手教会了学堂里的阿贵。

有了沈涛涛的出现,黄巧巧就从打稻谷的劳役里解放出来,而且整个瑶寨都受益。

黄兴发说巧巧能干,帮了大家,还在帮公司记账,不能浪费巧巧来干这种粗活。

于是巧巧又乐颠颠的跑回柏家村,白天研究记账,晚上听沈涛涛讲故事顺便再研究其他一点比如人体生理构造的知识。

临近收获季节的尾声,黄兴发慌了,没有记账的人,怎么收稻谷,于是让黄巧巧带着学堂里的几个瑶人子弟帮忙。

因为家里从来没有那么多存粮食的物件,瑶人都急着把该缴纳的粮食缴纳给瑶寨公司,都跑来找黄兴发这个光杆经理。

几笔账一算,黄兴发脑壳就疼了,算这个账还不如拿镰刀下地去。

黄巧巧自然要请假回去,现在具体瑶寨公司具体事务黄兴发都指着她来拿主意。

但她还是有点心眼,回去之前她先去找了张大强,让张大强一起安排人去,把瑶人家庭上缴的粮食一并收购。

瑶寨公司不经手粮食,只记账,瑶寨公司的分成直接折成“代银券”。

要是经手粮食,瑶寨公司也没那么多储存粮食的地方,所谓公司办公地,也就是黄兴发的家里,总不成让他在稻谷堆里睡觉吧。

张大强带着人带着“代银券”到了瑶寨里,在寨子门前摆起了斗开始量。这时候大家都是淳朴的,也没人故意压低自己家稻谷产量,要是收少了,都觉得没有面子,说明自己家不够勤劳。

收了一家多余粮,就马上按比例兑付“代银券”,然后再来下一家,等瑶寨全部粮食都收购好,再按“丰南号”和瑶寨公司所占的比例再计算给多少“代银券”给瑶寨公司。

这样热热闹闹的弄了两天,拿到“代银券”的瑶人都十分开心。

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