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研制出土手榴弹(4 / 5)

腰瑶寨迎来了崭新的变化。

新一季水稻种植后,瑶人静下心开始盘算,发现等到了收割期,自己家将拥有更多的粮食,而且还有红薯、马铃薯,将彻底改变几天才能吃一次干饭的局面。

更为振奋人心的是,如果能种植更多的田地,那粮食也就会更多。多余的粮食甚至可以存下来一定的量,那就是说可以换“代银券”,可以买肉食、买酒。也可以通过商店委托到山下买生活必需品。

草纸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改善了瑶族妇女的卫生条件,减少了因使用不洁物品而引发的健康问题。她们的生活因此变得更加干净、舒适,身体健康也得到了显着的提升。

瑶寨妇女的怀孕率显而易见的提高了,在这个时代,人丁兴旺是一切美好的象征,也是部落实力强大的体现。

赤腰瑶寨的瑶人现在可以接受更多的改变,甚至期望“丰南号”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改变,但是绝不接受倒退。

在“丰南号”给瑶寨带来的变化中,他们也懂得了,知识的的重要。

知识不仅仅是过去说的识字,还包括学习的技术。只要有一项技术,那在“丰南号” 的招工中就能先进去拿工资。

于是,他们开始谋求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学堂学习,即使要收学费,那也是可以接受的。

学堂学习的孩儿们,未来都是技工,甚至工程师,也许是合格的安保人员,沈云峰心底是欢迎的。

“丰南号”的发展必须要有人力资源,但在这山上,识字的人少,只能作为力工和简单手工业的人力。

沈云峰现在需要大量的可以从事铸造、冶炼包括能够制造一些简单机械的技工。自己穿越来的几个人能力是有限的,几个人的敲敲打打是改变不了现状。

打铁也是技术工种,但是打铁匠不识字是没有可能成为技师的。所以,为了未来的发展,最好的途径就是从学堂里培训技工出来,以后可以看的懂图纸,认得标注。

这样一来,学堂就成为两方面都关注的焦点。

学堂要是敞开门,谁都可以进去学习,有好处也有弊端。

沈云峰知道,人的心态是不断变化的,你不能一开始就满足他所有的期许,只能渐渐满足。

于是学堂有了新规定,凡是在“丰南号”做工的瑶人适龄小孩,学堂都可以招收,每学期象征性的收取20文“代银券”学费,但纸张和笔不再免费发放,要在商店里自己购买。

这样一来,在“丰南号”工作,含金量无形的提高了,可以说只要“丰南号”招工,瑶人肯定第一时间就会来报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