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沧州市《东光县》(3 / 14)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八)龙王李镇
龙王李镇位于东光县西北部,总面积7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万亩,下辖46个行政村,总人口3.1万人。龙王李镇以农业种植和养殖为主要产业,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等,养殖产业以牛、羊、猪为主。近年来,龙王李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培育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龙王李镇文化资源丰富,有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如庙会、戏曲演出等,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九)于桥乡
于桥乡位于东光县中部,总面积7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万亩,下辖54个行政村,总人口3.0万人。于桥乡是东光县的农业和工业重要发展区域,农业以小麦、玉米、蔬菜种植为主,工业以塑料包装产业闻名,被评为塑料包装名镇 。于桥乡的塑料包装产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产品种类繁多,涵盖了食品包装、日用品包装、电子产品包装等多个领域,在国内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同时,于桥乡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旅游开发,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打造了一些乡村旅游景点,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东光县历史源远流长,其建置沿革历经多个朝代的变迁,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东光县正式设立,时属幽州渤海郡,开启了它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历程。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东光县改隶乐成国,之后在汉和帝永元七年(95年)又还属冀州渤海郡。三国时期,天下纷争,东光成为魏国领地,依旧隶属冀州渤海郡。西晋时期,东光县的归属多次变更,初属冀州渤海国,晋武帝咸宁三年(277年)废国改郡,太康十年(289年)改隶冀州国,晋惠帝太安元年(302年)再次还属冀州渤海郡 。
南北朝时期,北魏时东光属冀州渤海郡,魏文成帝太安四年(458年),渤海郡郡治迁至东光县城,这无疑提升了东光在当时的政治地位。东魏时(534年 - 550年),东光县仍属冀州渤海郡,北齐、北周时也均属渤海郡。
隋代,东光县初属渤海郡,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改隶冀州,开皇九年(589年)置观州,东光县属观州。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废观州,东光还属冀州,大业三年(607年)改隶平原郡。
唐代,高祖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