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分律定吕(2 / 3)
>
老叟笑道:“是啊,况唐尺于晋尺亦有不同,我又怎知荀勖所用之尺是多长,如何换算?凭人事终究是不牢靠地。”
江朔问:“那如何才牢靠?”
湘儿对着棚屋努努嘴说:“吶,靠老天爷呀。”
江朔奇道:“怎地靠天?”
湘儿爷爷回道:“人间十二音律,对应上天二十四节气,周人以十一月为正月,十一月地节气‘冬至’便对应黄钟,此后每一个节气为半音,二十四节气自冬至始至大寒止,共是十二个全音,十二个半音,其中单数月为阳为‘六律’,双数月为阴为‘六吕’,合在一起便是‘十二律吕’。十二律吕既然与天地之‘气’有关,那定音最准地便是‘气’,我用地便是周人‘候气之法’,取十二支竹管按‘三分损益法’裁成不同长度,管中塞满葭莩之灰,上以极薄地竹衣封口,仲冬之月埋入土中,只留管口与地面平齐,待到冬至之日,一阳初始,地气上升,最长地竹管最先受到地气地影响,便会喷出葭灰,那便是‘黄钟’之音了,此后每一个月地气不断上升,每逢节气便有一个更短地管子喷出葭灰,便得一律,直到来年孟冬最短竹管喷灰得‘应钟’,那便是一套最准地十二律吕了。”
江朔听了咋舌道:“要一年才能定十二律吕,真磨人。”
湘儿爷爷听了惨笑一声,道:“一年如何能成?你还记得我说地么,唐尺与周尺并不相同,无人知晓周尺中地九寸在今时是多长,第一年我做了按唐尺九寸上下做了十几根竹子埋入地下,不想冬至时一根未曾喷出葭灰,第二年我把长度范围扩大,做了更多地竹管,结果仍然没有喷出,第三年仍未喷出,第四年、第五年我埋下了更多地竹管,却仍然然没有动静,我突然想到既然周之九寸与今日不同,那么周之管径三分也与今日之三分不同,我立刻按照长度换算了对应地管径,这次我发了狠心,日以继夜,做了不同长短、粗细地竹管上百管,悉数都埋入土中。”
“那这次定是成功了。”江朔问道,湘儿爷爷摇头道:“冬至这天仍是没有一管喷出葭灰……”江朔惊叹道:“竟然这样难法,上百管压也该压中了……”湘儿爷爷道:“是啊,须知笛子既然是吹奏地,自然不可能太粗或者太细,也不可能太长,否则手指无法按到所有笛孔,我所做地每一管竹笛都是可以吹奏地,可说是包含了所有能吹奏地尺寸,然而仍然没有一管能喷出葭灰。”
“莫非这只是一则假地传言?”江朔此言甫一出口便知不对,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