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贞观之治始(求月票)(6 / 8)
解当地的官员。
此举确实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李世民在乎百姓的程度要远远超过此前的任何一位皇帝。
甚至就连如今的朝中都生出了一丝反对之心。
但李世民的回答十分简单,于太极殿向众臣当众宣言:“不察百姓疾苦做不了明君,不担社稷之重成不了盛世。”
“身为帝王,若只顾自身安逸,避重就轻,畏首畏尾,又怎能破开困局,护得万家灯火?”
“朕既坐了这龙椅,便要以天下为己任,纵前路荆棘满途,也定要踏出一条康庄大道!”
如此明志,那些人闻之皆是自愧。
此举确实是起到了作用,再次为李世民拉出了一批隐藏的贪官。
而李世民所做的可不仅仅只有这些。
对于关中之地。
当他听闻到关中之地很多受灾比较严重的百姓,为了活下去而选择卖子求生之后,更是在宫中挑出金银珠宝为他们将孩子给赎了回来。
而在他的带动之下,朝廷群臣也不得不做出自己的表示。
巡视各州遭害的农田,救济、慰问贫民;
虽然李世民同样也未曾离开长安,但他所派出的使者们就仿佛是成为了他的化身一般,告诉天下百姓来自于皇帝的仁德。
换做别人的话,或许还不会如此。
哪怕就算同样也会以李世民的名义,却也不会忘记给自己扬名。
但这一次的使者可不同。
是由顾泉所率。
那些所谓的使者更是本来就是平民百姓,就是薛三等一众经过顾氏培养的普通百姓。
顾泉不需要扬名,他们同样也是如此。
至于为了顾氏扬名——他们则根本无需这么做。
只要顾氏还在朝中。
天下人,便会将这一份功劳自然而然的算到顾氏的身上。
明君配顾氏,便会迎来盛世。
这已经是整个九州抹不去的印记了。
但治水之事自是不会一帆风顺。
虽然李世民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且在他的影响与种种手段之下,整个大唐朝廷更是万众一心。
但意外终是会降临。
贞观三年,旱灾再次降临。
也好在这一次的旱灾并不是如同顾熙当年所面对的那种蔓延数州之地的大灾,但亦是对整个赈灾之事造成了影响。
虽然李世民坚信,人力定能胜天。
但为了安抚天下百姓。
他仍是不得不做出退步,于洛水举行祭天大典,并让房玄龄等人行求雨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