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借宿(4 / 6)

得进父母的话,加上自己有孝心,事事都不敢忤逆父母的意思。那些年来,她长期呆在闺中,一年到头,也只有少数几个喜庆节日,才有机会跑出来抛头露面,所以极少与同龄异性接触。

可能也是因为平日里见过的男子不多,加上又恰逢情窦初开的年纪,喻香对那位书生来了兴趣,两人相约半个月后,在元宵灯会上再见面。

喻香煎熬了半个月,终于是等到了元宵节。那天,她瞒着父母,按照约定,偷偷溜了出来与那位书生见了面。

那书生领着她一路逛花灯,不仅给她介绍一串串花灯的名字,还给她讲各种花灯背后的故事,讲制作技巧,讲来历趣闻。

两人谈天说地,聊得极其投机。

在五彩斑斓的灯光下,喻香偷偷打量着旁边这位侃侃而谈书生,她觉得似乎对面的人什么都懂,心里有些崇拜。

一路上,她跟在书生后面,一起看灯,一起猜谜,一起逛街,体验到了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体验过的快活欢乐。

她只觉得越是看他,心里越是喜欢,不禁芳心暗许。

等到分别时,两人依依不舍,立下了海誓山盟。

等过了一段时间,书生终于在喻香的怂恿下,来到了喻家提亲。

喻香父母见到了书生本人,也觉得他相貌堂堂,一表人才,是个俊少年。不过,当老两口得知那书生尚是一介白衣,没有任何功名在身时,又不禁有些失望。

但凡上了年纪的人,做事情想问题,又不同于年轻气盛的情海儿女!他们不会像后者一样,满脑子都装着情情爱爱,再塞不进任何东西。他们毕竟是过了有情饮水饱的年纪,身上会或多或少沾惹生活的烟尘气息,想法更加趋于现实。

老两口担心女儿嫁过去,会跟着饿着冻着,过上清苦日子,便迟迟没有松口,既没拒绝也没有爽快答应。

这以后,平日里在父母眼里,一向懂事听话的喻香便跟老两口闹起了别扭。父母眼看着日渐消瘦的女儿也着了急,便又来找到书生,坐下来商量起了二人之事。

老两口当时存了要考校考校准女婿的心思,便向他提出要一百两银子的彩礼钱。他们想要看看这位书生,是不是只会一味读书的人,婚后有没有赚钱养家糊口的本事。

他们倒不是要存心刁难或者想借着嫁女乘机赚上一笔,他们其实打定主意,等到女儿出嫁的那一天,他们还会再添凑点银子,送出一份丰厚的嫁妆,要让两人过上富庶的小日子。

当然,商议的时候,老两口对于这些都没有明说,那位书生也没有多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