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切片大神出场,罗三祥的点评!(2 / 4)
间。
涌入了创纪录的观众。
罗三祥坐在镜头前,戴着一副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面色平静,带着他特有的温和与理性。
“各位水友,晚上好。”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的赵王氏投毒案二审判决,今天咱们就来聊聊。”
“这个案子啊,结果确实让很多人感到意外,甚至难以接受。”
“三位被害人不幸离世,这是沉甸甸的事实,令人痛心。”
“但是,法律的审判,不仅仅是看结果。”
“更要看行为人的主观状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刑法规定的构成要件。”
他顿了顿。
拿起桌上的一本书。
轻轻敲了敲。
“这个案子最核心的争议点,就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方面。”
“也就是她有没有‘投放危险物质’的故意?或者有没有‘应当预见而未能预见’的过失?”
“一审判决认定是投放危险物质罪,认为她主观上有故意,或者至少是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但二审,法院采纳了辩护人的意见,认为她主观上既没有故意,也不存在刑法意义上的过失。”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罗三祥推了推眼镜。
屏幕上适时地出现了庭审中出示的部分证据图片。
监控录像、认知评估报告、村委会说明。
“辩护人提交的新证据,非常关键。”
“监控录像,证明了毒物的来源和购买情境,没有特别警示。”
“认知能力评估和村委会说明,则系统地证明了赵王氏文化水平低、信息闭塞的客观事实。”
“这让她缺乏认识到‘即使清洗,饮料瓶仍可能残留致命农药’这一关键风险的能力。”
“这些证据,相互印证,确实有力地冲击了一审认定的‘故意’。”
“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非常扎实的证据链条,指向一个核心事实:赵王氏对瓶子残留的致命风险,缺乏最基本的认知和预见能力。”
罗三祥话锋微微一转。
“客观地说,仅凭这些证据,将案件从‘投放危险物质罪’降格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已经是很有力的辩护成果了。”
“因为这些证据,主要是否定了‘故意’,但要完全排除‘过失’,尤其是刑法上的‘疏忽大意的过失’,即‘应当预见而未能预见’,难度依然非常大。”
“毕竟,农药有毒是基本常识。”
“那么,最终法院为什么会采纳辩护人的意见,直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