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灵武新兵,为大战而生(1 / 6)
月朗星稀,老种府邸花厅之中,设上了一桌酒宴。
虽然入夜寒风甚烈,可花厅内的地龙,外间的熏炉这个时候都烧得旺旺的。
老种和杨成、吴阶,都是穿得单薄,这花厅当中,也就他们三人而已,并没有下人伺候,什么事情都得动手自己来。
吴阶是西军出身,对老种十分客气,虽然心中也很开心,但表现得十分凝重,没有什么表情。
属于是给足了老领导面子。
杨成则是西夏汉民,完全就是陈绍的心腹,看得出来他很开心。
杨成伸筷夹了一块炙得焦脆的羊肉,细细嚼了咽下,再尽了一盅酒,开口笑道:“承蒙种太尉款待。”
老种举了举杯,没有说话。这些时日,西军上下的气氛总是低沉凝重,让他都觉得喘不过气来。
今日面对两个外人,老种也难得地舒了口气,竟然莫名地觉得有些轻松。
随着西军元气大伤地回返,陕西诸路的生气也削减的厉害。大宋西陲重镇,拥兵数十万,每年消耗着大宋上千万贯财赋的陕西四路,现在就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模样。
今年朝廷的情势,已经人尽皆知,瞒都瞒不住了,估计是没有粮饷拨下来的。武将们因为擅自撤退,也没法跟朝廷据理力争,而陕西诸路的文臣辈,更是对汴梁之事没有太多的发言权。
陕西诸路,今年靠什么过活?这个问题压得老种挺不起腰,生存的面前,其他的一切都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如今到处都过得不甚宽裕,还算兴旺的就是定难军。
陈绍的地盘,说是个军,实际上比路还要大,以前是个完整的西夏国。
事到如今,自己也没什么办法,好在陈绍的态度还可以,来信言辞恳切,派来的人也足够分量。
老种也只能宽慰自己,这小婶娘来时,自家叔父就已经卧床不起,没几天就死了。
自己真正的婶娘,早就和叔父葬在一起了。
老种何尝不想提着刀,去把陈绍砍了,但是没办法,先活下去吧!
今年朝廷一粒粮食也不发,西军上下自寻出路,他还打算跟陈绍借粮,暂时度过这段难处。
而且西军从河北自行回来,朝廷如今顾不上,将来缓过气、腾出手,说不定要清算。
自己须得是为子侄们,谋一条出路
老种和这两个人闲聊时候,发现陈绍的手下,有个特点就是很务实。
他们的言语间,对未来充满了希冀,说起做的什么事来,都是双眼放光。
好像不久之后,就能看到自己努力过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