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亡国之相(3 / 6)
。逼死刘法、战前裁撤西军武将、一败立马退到河间府、三次败于残血契丹之手最后,来了陀最大的——花钱买燕京。
这个赎城金,你给女真鞑子些钱啊,奢侈品,金银玉器、绫罗绸缎的就算了。
可他给了女真人一百万石漕粮,真是罪该万死!
原本养不起辽人奴隶的女真鞑子,如今可以放心大胆地驱使辽人仆从了。
想到如今朝廷是穷疯了,搞不好还会来要钱,陈绍直接喊道:“来人呐,着承宣司,派人去汴梁,就说西夏打下来了,请官家把承诺好要给的粮饷快些发下来,我要犒赏灭夏的有功之人!”
——
汴梁城。
蔡府,书房内,临时被当做了政事堂,甚至还挂了门匾,满满当当的都是文臣璞头在到处晃动。
不知道多少官员在等着或求见,或禀事,或接批复公文,或请示什么事情。
因为蔡京年纪大,官家特许他在自己宅子里处理政务,这些官员每日里,便来到蔡府聚集。
放在以前,这些士大夫们纵然不高声谈笑,也会低声往还,熙熙攘攘得有如集市。
可是此刻在政事堂外都是眼观鼻鼻观心,恭谨肃穆如对大宾,只等着蔡京的召唤。
只有他们这些真正接触到国家核心决策的,才知道如今的局势有多糜烂。
曾经以富裕著称的大宋,到了这个时候,竟然穷的要亡国了!
大家虽然平日里,吃喝玩乐,富贵闲适。
但此时,也不得不提起劲来,尽量把这段困难期度过,再怎么着,也不能让国家财计继续糜烂下去。
只不过这政事稍微一想,就叫人脑袋都要炸开了,实在是太难了,到处都有亏空
前几日,官家竟然还要伸手,要钱修建园子。
蔡相当场就要辞官回乡,这才让赵佶收敛了一点。
大家知道蔡相的难处,也知道这世上,恐怕只有他能尝试着挽救大宋了。正在恭谨等候之际,就见一名紫袍文臣带着几名元随,昂然直向政事堂而来。
看到这名紫袍文臣,在外等候的文臣璞头顿时如被风吹折一般,矮下去一片,向他施礼。
这紫袍文臣面若冠玉,三缕墨髯,端的是好卖相。此人正是蔡京长子蔡攸,只见他一副志满意得模样,朝前直行,对身左身右,那些躬身行礼的青袍绿袍文臣,视若未见。
几个身份还算够的人趋前向蔡攸招呼,口口声声都是小蔡相公,而蔡攸只是摆手:“要事在身,不能稍停,恕罪,恕罪。”
蔡攸嘴里面还算客气,可却是连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