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续命(3 / 4)

包括你建北镇,恐怕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筹备你这三个千户所吧?”

徐孝先惊讶的咽了咽口水,而后挠了挠头。

“臣这次带回来了一百匹良驹,本想着凑的差不多了,包括跟兵士都训得差不多了,或者是臣认为有一战之力了,然后再……。”

“然后一鸣惊人,给朕一个惊喜?”

嘉靖冷笑着往椅背上一靠,淡淡道:“说说你今年的全盘打算,不准再有任何隐瞒。”

徐孝先想了想,随即看向菽言:“可有炭笔?”

菽言点了点头,在黄锦点头默许后便匆匆离开。

徐孝先便趁机继续书写自己想要的旨意。

不大会儿的功夫,菽言就拿了炭笔回来。

徐孝先捏着炭笔,神色一下子变得郑重了很多。

扯过一张空白的宣纸,深吸一口气,在脑海里回忆着华夏地图的大概轮廓,便开始认真的在宣纸上描绘起来。

这对于徐孝先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尤其是北地疆域,几乎已经深深的印在了徐孝先的脑子里。

何况只要找到黄河这一条线,而后再从河套地区标注出阴山山脉,以及河套地区左右两侧的贺兰山、祁连山,靠东的太行山之后,便基本就有了华夏的骨干脉络。

燕山连接长白山,再往东北方向便是小兴安岭。

由此南下便是大兴安岭与太行山、燕山首尾相接。

至于遥远的西域方向,只要沿着祁连山便能粗略的判断出昆仑山、巴颜喀拉山,乃至天山、阿尔泰山的大概位置。

而确定了巴颜喀拉山的位置,那么就能判断出长江的大致源头在哪里。

如此一来,只要找到横断山脉,那么就能歪歪扭扭的沿着长江直达入海口。

说起来看似简单,但徐孝先的绘画跟毛笔字实在是拿不出手。

所以歪歪扭扭的画了一半时,嘉靖在旁纳闷道:“这是……画了一只没腿的鸡?”

徐孝先闻言愣了下:这么巧合的么?

自己的绘画功底见长了?

“皇上,臣描绘的是我大明大致的疆域图。”

徐孝先鼻尖都冒出了细微的汗珠。

嘉靖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径直走到徐孝先一侧歪头看着。

“京城在哪里?”

徐孝先看了看自己画的潦草地图,而后在太行山跟燕山之间的下首,用毛笔轻轻点了一个点:“这里便是京城。

而由此往东便可直达山海关。

九边重镇便是沿着这脉络而建,但可惜的是……。”

徐孝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