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矩阵流量发酵,张扬重回美国纽约(3 / 10)
内容的帖子,钻平台给量规则的漏洞。
拿新浪微博举例,每一位发帖者都会获得基础流量,这个流量可能是100曝光,也有可能是200曝光,无论质量如何,这个曝光量是平台固定的。
既然曝光量是固定的,假设是100,那如果使用10个账号一起发布,那么获得的基础流量就是1000,如果使用100个账号,那么基础流量就是1万,这就是账号矩阵的基础原理。
随着自媒体矩阵的发力,再加上财研网自有曝光量,很快就引起了一批头部财经媒体的关注。
当《华国财经报道》的财经记者李铭致电财研网,确认了消息的真实性后,立马就对互联网现有内容进行了文字加工。
不一会,《华国财经报道》的微博认证号发帖,验证了自媒体消息的真实性。
有了《华国财经报道》这个权威媒体曝光,其他财经媒体也纷纷加入曝光行列。
因为《巴菲特的慈善午餐》一直以来都是投资领域的热议话题,况且这次的竞拍得主又是华国人,还是位财经网站的老总,话题性瞬间被拉满。
[皓月高照]:阿里系,财研网,什么时候阿里巴巴也来互联网金融凑热闹了?
[国王陛下]:张扬这个名字好熟悉啊,好像在哪听说过,一时之间想不起来了。
[玉树见青苔]:好家伙!财研网老板不是“joker”吗?难道joker大神就是张扬?
[悠然自得]:张扬你们都不认识吗?前段时间百度高校吧的风云人物啊,他还是沪都财经大学连续四年的专业第一名。
互联网的力量是强大的,而且2009年的互联网检索没有隐私信息屏蔽,所有人在互联网留下的痕迹,都可以在公开的检索引擎中查到。
张扬的个人信息,也被网友一点点挖了出来。
而与此同时。
另一边。
远在杭城酒店出差,刚结束一天经济论坛交流的杨德龙正在互联网冲浪,当他看见财研网的老板仅22岁那刻,忍不住开口道:“这又是哪家少爷出来创业?”
在他看来,22岁的年纪,不可能凭借自己开创公司,而且还是互联网企业。
有句话说得好,22岁的女生风华正茂,22岁的男生穷困潦倒。
22岁这个年纪如果没有家庭兜底,谁能摸出几百万创业,况且还有阿里巴巴背景。
但随着杨德龙深入了解,他惊讶发现,有人说“joker大神”是财研网的创始人,还晒出了qq群聊天记录,而深扒这个“joker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