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父子翁婿(2 / 4)

寥数字,正是赵孝骞的生辰八字。

古代男女成亲有六礼,而赵颢刚才所说所做,便是六礼中的“纳采”和“问名”。

纳采,是指男方长辈向女方长辈当面正式提亲。

问名,则是双方长辈交换男女名字和生辰八字。

刚才短短一刻,赵颢便走完了纳采和问名的流程。

狄谘却哭笑不得,道:“殿下,此举于礼不合呀。”

正式的六礼是非常严肃且庄重的,提亲不仅要准备礼品,也要带着媒人登门。

所谓“媒妁之言”,连媒人都没有,这桩亲事怎么说也是名不正言不顺。

赵颢却笑了:“狄公放心,正式的礼数一丝一毫都不会少,保证狄家风风光光的,绝不会辱没狄家门楣。”

“今日只是初步聊一聊,主要是咱们两亲家多亲近亲近,将来都是一家人,莫生分了,谁教咱们的儿女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呢,哈哈。”

狄谘用力揉了揉脸,真的是……好为难啊。

没见过在青楼里提亲的,你特么也太省事了,搞得跟签卖身契似的。

当爹的这副德行,做儿子的鬼知道什么样子,狄谘实在很犹豫。

然而他又确实比较欣赏赵孝骞这小子,也很看好他的前程,同时他也见过女儿看赵孝骞时的眼神,和娇羞的表情。

种种迹象表明,这对儿女其实早已情愫暗生,甚至背地里都可能做过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事,这桩婚事若不答应,实在说不过去。

狄谘迟疑许久,低声道:“令郎确是龙凤之姿,既有文才,又有胆略,而且十分聪慧,被官家深为器重,但殿下当知,才华与品行是两回事,我对令郎的品行不甚了解……”

话音刚落,赵颢用力拍着肥厚的胸脯,拍得胸前的肥肉漾起一阵阵的波纹。

“我以项上人头发誓,我儿谦谦君子,品行端正,不凌弱,不畏强,更不沉迷美色。”

“他啊,一心只忧国忧民,个人品行方面,他如白纸般纯洁无瑕,亦如得道高僧般德高稳重。”

“狄家得此佳婿,简直是白捡了一块绝世瑰宝,运气好极了!”

…………

赵孝骞今晚有些微醺。

灯下看美人,别有一番情趣,他好像被酒所醉,又好像被姜妙仙的绝世容貌所醉。

走出姜妙仙独居的院子,已是子夜时分。

院子颇为冷清,但院子的前方正是醉花阴的主楼,楼内灯火通明,里面传出各种欢声笑语,还有凄婉和豪放的种种曲调。

中秋时节,夜已微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