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开启时代(2 / 3)

有几千上万根。

如今的大宋内忧外患,积弊甚深,它迫切需要开挂,先解决外部虎视眈眈的敌人。

如果有一万支带膛线的燧发枪出现在战场上,以雷霆嘎巴之势狠狠扇辽国一个大逼兜,赵孝骞可以确定,至少能给大宋带来十年的和平。

十年,够做很多事了。

当然,赵孝骞做这一切的初衷倒也不是为国为民,他只是为了自保。

现在唯一的目的就是阻止靖康之耻的发生,他不想在金国蛮夷面前表演牵羊礼。

“能做,但很难,而且会浪费很多铁管子。”刘阿大端详许久后得出了结论。

旁边刻墓碑刻出阴间口碑的孙慕僧附和点头。

赵孝骞想了想,道:“给你们一个建议,我让铁匠打造一种螺旋形的精铁钻头,钻头顶端带铁刺,把钻头伸进铁管内,手稳一点慢慢刻纹路,成功率会提高很多。”

二人思索一会儿,然后恍悟,表情已多了几分自信。

其实钻头人工刻膛线的法子不是赵孝骞首创,仍是前人的智慧。

前世抗战时期,八路军兵工厂缺少造武器的机床,真有人用这种方法刻膛线,当然,质量肯定没有机床刻出来的那么好,但够用了。

“试试看,不行咱们再想别的办法,对了,再谈谈待遇,你们每人每月十贯俸银,良品率高的话,另外还有赏钱,谁赞成谁反对?”

二人惊呆了:“十贯?”

赵孝骞皱眉,难道不够?

这二人属于底层贫民,而大宋中产阶级的家产大概一千贯以上,每月给他们十贯钱的话,除去吃穿用度,大约要十多年才能跨越到中产。

好像确实不够。

“每月二十贯!”赵孝骞立马加价。

对技术型人才一定要大方,喂饱了草别人才肯给自己当牛做马。

二人再次惊呼:“二十贯?”

旁边的张小乙看不下去了,拽住了大冤种的衣袖,苦笑道:“世子莫加了,十贯本已足够,您看看这俩货准备赴汤蹈火的表情……”

赵孝骞发现二人已激动得浑身打摆子,这才惊觉自己像身患糖尿病的失足妇女,给恩客的甜头太多了。

尽管有点后悔,但尊贵的世子说出去的话不可能收回,于是赵孝骞咬咬牙:“每人每月二十贯,说好了,你们以后踏实给我办事,有没有问题?”

二人扑通一下双膝跪下,感激涕零道:“愿为世子效死!”

赵孝骞黯然一叹,果然甜头给得太多了,都够买他们的命了。

…………

萧光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