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敲打警告(1 / 4)
在赵孝骞的眼里,新政里的诸多条款就像一个个即将要爆的雷。
本应该躲得远远的,可身在其位,不得不担起责任,只好硬着头皮接近这个雷,试试看能不能把它拆了。
历史上的北宋灭亡,除了军事上的原因外,北宋的内部矛盾,朝堂党争等矛盾渐渐激化也是原因之一。
别以为党争只是朝堂上几个人斗来斗去,看似问题不大,如果朝臣只把斗争放在第一位,为了斗倒政敌连是非善恶都分了,那么可以想象朝政会出现多么巨大的错误,无论是战略上还是具体事务上。
所以历朝历代的党争,都是亡国之道。
皇帝要平衡朝局,不能让某股势力独大,但又不能让内部斗争太激烈,其中的尺度拿捏,很考验皇帝的水平。
“帝王术”这门学问,不是所有的皇帝都能学得好的,有的皇帝喜欢玩弄帝王权术,玩着玩着,放眼往宫外一看,卧槽,亡国了!
赵孝骞不喜欢玩弄帝王心术,但他不得不这么做,所以登基之后,他仍然默许朝堂存在新旧两党,包括对新政条款修正的商议,他也要让旧党的朝臣参与进来。
和所有的帝王一样,赵孝骞也不能容许朝堂只有新党这一股势力独大,这对皇帝的统治是很不利的。
章惇作为新党领袖,同时又是当朝宰相,对赵孝骞的决定也是接受的。
上次赵孝骞对他的一番深谈,终归还是起到了作用。
至少在赵孝骞登基后,章惇对旧党的打压没那么强势了,今日居然还能跟旧党朝臣们和颜悦色地商议朝政,这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章惇这只老狐狸自然看清了形势,他知道旧党会一直存在的,不可能在他的打压下销声匿迹,因为官家不允许。
既然无法改变,只好默默接受,他是臣,不是君。
新政修正,先拿比较重要的青苗法开刀,这是赵孝骞思考很久后的决定,因为青苗法的民怨是最大的,也是最棘手的。
它不仅牵扯了百姓的利益,更牵扯了许多权贵地主和官员的利益,为了剥削百姓,地方上的官员和士商集团以青苗法为依据,合理合法地盘剥百姓。
先把棘手的问题解决,后面的新政条款也就不难了。
章惇作为宰相,看问题自然是犀利的,他一眼便看出了青苗法的弊端和缺点。
赵孝骞对章惇的看法颇为赞同,他也是这么想的。
“没错,监管是最大的问题,地方上缺少监管,官员和地主故意歪曲青苗法,以此牟利,而民间百姓大多无知,官员说什么就是什么,明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